网友提问:
农村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比例下降,这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优质回答:
教育资源不充分、不均衡所致。
其他网友回答
现在的教育资源不公平,好的老师都到好的学校去了,是因为好的学校挣得多,那钱从来儿来呢?就是学生,你学生不是要想读好学校吗?交钱,并且还不低,比如一个县弄个什么实验学校,要去读每年必须要多缴一万多两万,美其名曰:建校费,没正式发票,就一个简单的收据。就这样的收费,很多低收入的家庭根本不能去读,只能去读一般的学校。还有更好的学校学费更高,听说一年的费用加起来没十万也要七八万,普通工薪阶级的子女也只有望而却步,读不起啊。所以现在哪有什么寒门状元啊。
其他网友回答
教育,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都是要”拼家庭“”拼爹“的,除了家庭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早期教育对孩子习惯、对性格、对品格、对思维等的影响。
当下从农村考入清北等名校的比例下降,主要原因有:
1,人口总数下降且人口向城市集中:这是城镇化带的影响-如今城市人口比例远超30年前,农村人口基数远低于30年前,考生人数、考入名校人数肯定会大大下降。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好些原来生活在农村的头脑灵活、思路多、办法多的家庭,在改革开放大环境下,经济条件改善,这几十年许多人进入了城市,其后代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多得多
2,交通的进步让即使现在生活在农村的人进城、进镇方便了许多,家长也能够接受孩子去城读书–如果孩子有读书的”实力“,家长也会想法给孩子更好的条件,从而导致优秀学生向城市集中
3,城市好学校对优秀学生的争抢,让许多优秀孩子有机会被”挖“到城市
我以前生活的村民小组(向上的组织结构是 村->乡->区->县->市->省),30年前总人口约120+人,目前常年在家的约20人左右–且多是老弱病残。
30年前,我所在的当地,基本上每村有村小(非完小)、每乡有初中、每区有高中,目前,我乡仅剩1所小学,100+名学生,也不是“完小”–年级不完整。30年前全乡可有1000+小学生!学生人数锐减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人口减少;二是把孩子送到镇(原来的区)上读书-原来1-2小时的步行路程,现在只要10+分钟–幼儿园、小学往镇上送,中学往县城送,高中往省城送!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几十年的城镇化,现在中国的城镇户口高达百分之六十多,可以说现在的农村除了老人,户口还在农村的基本上都是初中毕业甚至初中以下的没文化之流,少部分具高中文化的也只是户口在农村,人则在城市做工。这才是根本,别说清华北大,就是一本的学生,现在农村人都难考上了。网上很多人说如果全国一张卷会如何如何,真的实行全国一张卷统一考试统一录取,落后地区的学子照样被北京,上海的学子们吊打,大专生生出来的孩子大概率智商要比名校毕业生的孩子要低,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打地洞。基因遗传还是非常重要的。
其他网友回答
教育资源不公平,父母对教育不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