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何备考申论才最简单有效?
优质回答:
只要学好马哲,就能轻松驾驭申论写作
海林公考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统领申论写作。
给定资料是社会现实,是实际问题,属于感性认识,而申论文章则是理性认识,二者是客观与主观的关系。申论考试就是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统领申论写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申论考试的实质是考查考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海林公考从不追逐申论热点和范文,更不允许学员背诵所谓的“申论热点“和“范文”,只要紧扣给定资料足够了。
在历年国考申论真题中,要数2018年地市级试卷的大作文《试谈有与无》最难。海林公考学员应届毕业生王婷第一次参加公务员考试并且是国考,便获得70分的好成绩。
海林公考的体会是:只要学好马哲,就能轻松驾驭申论写作。
下面是海林公考另一位学员李骁撰写的《试谈有与无》一文,发表在天涯社区网。欢迎评论,(老师未改一个字)
[真题]2018年国考申论地市级第五题,给定资料6中提到了老子关于“有”和“无”的观点。请你围绕给定资料反映的城市建设理念中的问题,联系实际,以“试谈‘有’与‘无’”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字左右
【学员作答】
试谈“有”与“无” —–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辩证法
(来自天涯社区:海林公考学员李骁)
古人言:“观乎人文,便化成天下”,天下之所以为天下,是需要经过人文化的。马克思用劳动定义人,富兰克林说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讲的都是“观乎人文”。因此当空间打上了人的印记,广阔的空间就变成了恢弘的建筑,建筑满足了人的精神需求,便成了和谐的都市。
首先,在现代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中,应当遵循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既要建设城市硬实力,也要提升城市软实力。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努力建设成丰裕、平等、和谐、共享的文明城市。
很早之前的“巴黎新桥”事例对如今的城市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可以在这一片公共的空间里放松自己,沟通他人,这样不仅缓和了贫富阶层之间的尖锐矛盾,也搭建出人们心灵的桥梁,让城市更加和谐。
反观我国城市发展现状,因为城镇化速度过快引起的各种问题接踵而来,城市的配套设施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导致居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不是特别的强烈,长此以往会影响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的积极性。只有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建设,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在现代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应当遵循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不仅要满足居民对“有”的物质生活的追求,更要关切居民对“无”的心理感受的诉求,加快推进智能化进程,不断提高城市幸福指数。
城市建设不能单纯追求“水泥化的森林”,不能单纯用用经济指数来衡量城市的发展水平,而要全面看待问题,居民对于城市的发展是有切身感受的,物质生活的丰裕不代表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得到了满足,必须给予居民极大的人性关怀,提升居民的幸福感指数,正确处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坚持两手一起抓,建设文明幸福的城市。
最后,在现代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应当遵循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每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所以要正确处理历史文化保护、商业发展和人居环境的三者关系,精心打造免费、休闲、娱乐、健身的人文景观,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归属感和安全感。以良好人居环境为前提,在发展商业的同时,做好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合力打造休闲场所与人文景观,提升居民的精神生活水平。
同时,要正确处理城市建设用地和巩固土地承保政策之间的关系,推动城乡持续协调发展,保护农村耕地,合理规划城市用地。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城市的建设和管理者应当充分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坚持以人为本,建设文明幸福城市。
其他网友回答
申论答题步骤及时间分配
第一步:简单审题。翻到卷子最后,对4个题目的题型、答题要求、针对材料范围做一个简单了解。用时1分钟。(可以利用卷子发下来、但还不允许答题的那个时间段)
第二步:浏览全部资料,掌握大意,揣摩中心思想,形成粗略脉络。用时不超过8分钟。
第三步:确定小题答题顺序。再次审题,本着先易后难、先熟悉后陌生、先局部题(只针对某一个资料或某几个资料)后全局题(没有明确针对资料范围)原则,确定3个小题答题顺序。如果不好区分题目差别,则采用顺序答题方法。用时1分钟。
第四步:正式答3个小题。小题答题方法遵循“审、添、读、找、合、装、排、分、写”9个步骤。最简单题目,只需要“审、读、找、分、写”5个步骤:
审,即“咬文嚼字”式审题,明确资料范围、答题要素是关键,看不出答题要素的可以猜测,无法猜测的,就把资料中所包含全部要点都找出来。(例如,国考2018副省以上第一题,涉及成绩、问题、对策3个要素,范围限定为资料1)。
添,即公文类题目要添加格式,防止遗忘。
读、找,即精读题目针对的资料,做批注,找出所有要点,区分出问题、意义、危害、对策等答题要素。关注字、词、句(句子成分与结构脉络)、段、篇,字、词、句属于微观层面,段属于中观层面,篇属于宏观层面。要点形成方法:1.摘抄(注重关键词、关键短语、关键句,伴随“选、连、加、删、换<某些模糊词、不规范表达、口语词>、跳跃、颠倒”)。2.归纳(抽象、定义,例如数字、实例等)。3.引申(把材料相关内容上升至政治或政府相关的某方面)。4.转化(不同答题要素之间,例如问题转化为对策)。
合,即将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要点合并。
装、排,即装“篮子”,要点超过6个的,要考虑将要点分类,同类型要点装进一个“篮子”,体现答题逻辑性和层次感,争取拿到结构分。将“篮子”按逻辑顺序排序。有的“篮子”区别不明显,那么放到哪个“篮子”都可以,不必过于纠结。例如国考2017地市级,水系规划特点及可行性。
分,即根据总字数分解确定各要点字数、先平均、再统筹。
写,即写答案,一边写,一边观察字数。
3个小题,每个题的作答(包括读资料、做批注、写答案)平均时间不超过25分钟,总共约80分钟。
第五步:答大作文。
首先,确定总论点和分论点,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是剖析题目,定位关键信息。例如,申论真题“农村变化,守望家园”,可以从“变、守、望”三个层次立总论点和分论点;国考“弘扬黄河精神”,从“什么是黄河精神、为什么弘扬、怎样弘扬”立论。
第二种是审题干+引用或划线词句+指定(所在)资料+浏览全篇补充验证,例如,国考“学习水的智慧和情操”,河北2013、2014真题。国考2018地市以下的“试谈有与无”。
第三种是审题干+含有政策或权威论点的重点文段+浏览全篇补充验证,例如,省考2017真题“平衡”。
另外,前面3个小题也可以帮助我们立论,要注意结合。
其次,列提纲,对分论点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润色,想好论证方法和论据,确定开头和结尾方法。
最后,下笔成文,一气呵成。写作用时50分钟。
剩下10分钟时间,用于检查(有无落下题目、答错位置、跑题、错别字、写名字和考号等)和修改补正。
其他网友回答
先了解为什么容易丢分!
丢分点一:卷面杂乱,影响阅读体验。
卷面问题是大家最易体会却最难改变的问题,紧张环境下,字迹不自觉潦草,错别字也频现。一方面需要小伙伴们强化做题,提升做题速度,留足书写时间;另一方面,更需要掌握修改错别字的方法。出现错别字,可以用斜杠划去即可,切忌出现“■”“●”“?”等修改符号。
丢分点二:审题粗心,作答方向不明。
审题是作答试卷的关键一步,找准作答对象至关重要,有些小伙伴作答时会忘记作答对象,可以将其写在稿纸上强化记忆;对于较灵活类的作答对象,可以在其出现的前后寻找答案要点。除此之外,要求的作用也不可小觑,要求往往告知了具体的作答方式,譬如观点明显,意味着需要给出具体的观点(总括句);针对性强则意味着对于出现的问题都要一一解决。
丢分点三:要点不全,采分要点遗漏。
申论的本质在于寻找要点,而在短暂的时间内快速甄别要点存在极大的难度,因此,寻找要点,要快:快速寻找与作答对象有关的内容。要准:选择匹配度最高的内容。要狠:去掉修饰性词语,尽可能多罗列关键词。
丢分点四:忽略格式,逻辑框架混乱。
每种题型都有其侧重点,这也意味着作答需要“投其所好”。归纳概括:把点找全。提出对策:分析问题及其原因来提出对策。综合分析:“总分总”的作答逻辑。贯彻执行:牢记不同文书的格式。作文:总分论点来自材料。
丢分点五:积累不足,文章暗淡无光。
文章似人,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一些小伙伴却因为文章“寡淡”而错失机会。完成积累工作刻不容缓,优先级排在最前边的是范文的积累,直接记背好词佳句,书写框架,其次可以在人民网、新华网等积累典型例子,最后在日常热点阅读时积累规范表达。
然后才是拉分!如何才能有效提高?
一、审题清晰法:结合题目看材料
题目是做题的指引,只有清晰的读懂题干要求,这样才能真正按照出题人的意图进行作答,而且这样做一来可以有效节约阅读时间,还能更准确地找到要点。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读完一则材料,大脑不会空留一片苍白,能够清晰界定每则材料都是用来干什么的。二来,申论中有些材料是为考生设置的陷阱,如果不先读题目,很容易被材料误导。
二、材料深读法:掌控采分要点
我们常说申论的分值是采点给分,一般而言,10分的题目采分点在5个左右,15分以上的题目采分点在5~10个左右,但也不排除10个以上的可能,大多数考生分数不高的原因就是因为前面几道题目回答不够全面,因此,提高踩点意识,合理预算采分点,就不怕得不到高分了。
三、要点呈现法:抓住答案结构
由于申论的命题和阅卷特点,考生在回答申论的各种题型时,要想获得更好的成绩,必须充分重视答题结构。
结构,即采分点之间的组合和排列方式,申论的答案要点之间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关系,一般而言,申论作答包括三种常用结构:并列结构、总分(总分总)结构和顺序结构。
如果提炼出的要点之间是平行的,用并列结构即可,表述方式为一是……二是……;首先,……其次,……;第一,……第二,……等等。
而总分(总分总)结构,主要适用于要点之间分属于不同层次。表述形式一般为一句话总括,表明作答的整体方向,然后分各个部分分别具体阐述。如以下答案结构:“从整合的目的看……;从整合的政策看……;从整合的效果看……。因此说,……”。
顺序结构包括: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顺序“原因-经过-结果”;按照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等。
四、立意深远法:寻找文章高度
王国维先生曾说:“千古文章意最高”,而这个意即文章的立意。“寻找文章高度”就意味着立意要高远,凡事不能只看到问题的表面,必须进入到问题的深层。什么事情都要想一下是否可以上升到一定的政策理念的高度。
以农民工现象为例,我们应当透过农民工现象看到什么?比如透过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社会保障力度不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等具体现象,我们应该看到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城乡差距、社会不公等问题。
再比如说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问题,应该看到要树立正确的权利观、政绩观问题和发展观的问题,而不是片面地追求量,应该是追求质和全面的发展。
当然,这只是申论做题的技巧的书面呈现,而想取得好成绩,不仅仅是技巧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对技巧的熟练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其他网友回答
说到申论的概念,很多考生都对它很模糊。有些是第一次参加这个考试的,对申论模糊那还可以理解,有些考生明明考了很多次申论,仍然不明白申论到底要考什么,所以考的很低分。其实申论只要方法对路,可以短时间内提高的。上7080分也并非不可能!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这些传言,就是某人考试前一周看了什么模版,随便突击了一下,然后申论考了75分以上。这样的故事在考生当中经常流传。这些所谓的万能模板会害死你,让你得低分。那么怎么样才能得高分?我在辅导申论时候,总结了一句申论高分秘籍:来源于材料,又高于材料。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的答题要严格按照材料来答题,但又不是完全抄材料,要真正读懂材料,才能驾驭材料, 然后根据材料来答题,才能高分。比如,概况题目,很多同学都是根据自己想法随意回答,随意分类,这样没有紧扣材料,肯定就丢分严重。
我们总是会听到辅导机构的培训讲师说,申论,就是申而论之。听完了,你还是不知道啥玩意。很多考生认为申论没什么好复习的,不就是写作文嘛,考试前突击一下作文怎么写,背几套早已经用烂的模版,上了考场就以为自己可以蒙混过关,可是现实总是和你过不去。
我之前在微信公众号(申论摆渡人)分享过很多关于学习申论的一些心得,我再次将它们分享一下,也是一个学习的回顾,请大家一定要收藏好:
1.申论小题拿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小题的评分标准是关键词!比如有“法律”两个字就是一分,那么你无论是写“完善法律制度”还是写“相关立法部门要加快研究和制定海洋环境整治法律法规,填补我国海洋立法领域的空白”都是一分!原则是多写,宁多勿少,拉网式概括。另一个就是尽量用材料中的词,比如材料中用的是“法律”你就别用“法规”,材料中用的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你就别装逼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尽管意思类似。
2.申论要的是写作的质量不是数量。一套申论真题可以做几遍,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历年申论真题绝对要好好利用,尤其是我写的这几篇真题,一开始可以不限定时间,但是要连贯,集中一个时间做完卷子,不要看答案。做完之后再和我的答案比较,思考不同的地方,找出自己的思维漏洞。
3.学习状态真的很重要,手头的资料也好,网上的讲义也罢。零零总总,看的越多越是迷茫,为什么呢?并不是因为这些讲义或者答题的方法不好,而是在内心与现实的差距感面前,自己的现实水平却总是衡量不到上岸的水平,急切会使人迷失方向,一定要静下心来,不然看这个也对,看那个也对。左边走2步,右边走3步,时间在徘徊中溜走。却没有多少收获。建议大家好好研究我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和视频。
4.我们答申论小题,一定要重视材料当中的原词,也就是关键词!比如材料当中有个原词是公益价值闭环(2016联考申论),如果你答案当中找不到这个词,那么分数就没有了。其实仔细分析原因,小题过于重逻辑,所谓高度总结概括,拘泥形势。比如概括原因还带什么帽子讲求总分总结构,每个概括点加个总结词,甚至自行融合几个原因合一。很多同学都是根据自己想法随意回答,随意分类,这样没有紧扣材料,肯定就丢分严重。没有原词原话不得分,所以节省你小题的空格最大范围填入原词原话,用序号分开即可,原词原话的准确查找是关键,练习的重点在找合适的原词。
5.我发现现在流行这样一种理论,很多人抱怨策论得不了高分,这本身就忽略了从申论逻辑上分析问题,得分低的内因和外因是什么,盲目缺少对小题的分析,把申论低分归咎于策论形式乃本末倒置。申论没有什么绝对的理论,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结合材料、题干和命题人意图综合分析。这也反应申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特点。机关不需要书呆子,需要的是能够实际做事的人。
6.大家看申论材料的时候一定要带着问题意识,带着申论题目,带着表现原因对策,带着挖掘命题人意图去读材料,不要像看小说一样走马观花。一定要先看题目再看材料,有的同学喜欢看材料,再看题目,这样浪费了大量时间。只要带着问题意识去读材料,材料在一起才有关联性,才能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7.很多理论说申论得分的重点是在于小题,而大作文则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我对此不置可否。只能说大作文学习起来的难度要远高于申论小题,所以很多同学有一种畏难情绪。如果说申论大作文满分是50分的话,大部分同学的申论大作文只有20分,而很少的人能够到30分甚至是40分。如果你申论大作文有35分,别人是25分,你一下子就把别人甩开了一条街。10分的差距,足足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对于大作文,我让学员采用“双向法”审题,准确找准总论点,采用“大概括”的方法找准分论点,每个分论点又采用“理论+例证”的方法论证,确保大作文高分。这就是高分学员考后总结的答题思路。
8.我们发现申论当中很多材料,在小题当中没有用到。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材料没有用。我们在读这些材料的时候,要反复思考,这些材料在整体结构的作用,这些都在申论大作文有体现。如果对这些材料把握不准,那么你对于命题人的意图理解肯定是有偏差的。只有从整体材料上去理解,你的大作文立意才会高于大部分考生。
其实对于申论,我的观点是,可以一分为二的看待。申论的小题部分,考察的是考生的文字处理能力。何为文字处理能力?就是从繁多的材料当中概括出命题人希望你找到的那个点,这需要比较强的言语理解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这个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申论的大作文部分,考察的是考生的驾驭和分析材料的能力。这个写作不同于高考的作文写作,高考的作文写作强调的是文采,而申论的大作文写作的要求比较高,要庄重却不失生动,要严谨却不失活泼,要符合规矩却要写的出彩。当然申论考试还考察考生一定的情商能力,是否能够读懂命题人的潜台词,这个也是一个让很多考生容易忽视的地方。
所以,其实申论不需要所谓的基础,文采也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最关键是提高对申论材料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这个是最关键,和所谓的申论基础和理工科无关。零基础来参加我的申论学习,甚至效果会更好,因为可以快速接受我的方法,不受之前的思路影响。申论关键在于领悟,只要领悟了,申论很快就能提高,平时不需要花太多时间,不需要题海战术,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投入到行测复习中。
观看更多公务员考试申论干货,快速提高申论分数,可以关注“申论摆渡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