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所写的《清明》(黄庭坚关于清明的诗)

网友提问:

黄庭坚的《清明》,为什么有人说是最特别的清明诗?

优质回答:

王安石实行新法后,朝廷中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支持变法的“新派”,另一派是反对新法的“旧派”,也称为“元祐党人”,大文豪苏轼虽然并不想归为任何一派,但因为反对王安石的一些变法条款,所以也被打上了“旧派”的标签。当新派掌握政权时,元祐党人们,必然会受到贬谪和迫害,苏轼因此而遭受打击,黄庭坚与苏轼交好,竟也因此受到牵连。

这一年清明,黄庭坚看到春季景色,想到朝廷政治以及自己的遭遇,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一首非常特别的《清明》诗,便是下面这首。诗中,黄庭坚以对比的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感慨,虽然是清明之作,实则是人生百味。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首句便开门见山的点题,“佳节清明桃李笑”,正是清明佳节,桃李花开,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诗人紧接着又写了一句,“野田荒冢只生愁”,这样鲜明的对比,一下子便让读者感觉到不同,这一开头便显得与众不同。

清明时节,万物舒展,本应该是“笑”的,可是清明总使人联想起祭祀上坟,满目所见,似乎只有累累白骨、处处荒冢,这样一来,无疑又是“愁”的,但诗人的愁,其实还有别的意思,这要读下文才能了解。

颔联并没有紧接野田荒冢的“愁”来写,而是转而描写清明时节的景象,“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春雷响动,冬眠的蛇虫鼠蚁都被雷声惊醒,它们在春天开始出来活动,天地之间,开始有了勃勃的生机,一场春雨之后,草木迅速生长,郊原之上,处处都是萌发的嫩芽。诗人先写动物,后写植物,突出了清明这一时节的特点。

接着颈联以两个典故,开始渐渐转向自己所要突出的感情,“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从前,有个人专门到坟地里乞讨别人祭祀剩下的贡品以饱食终日,且炫耀于自己的妻妾;而另一方面,介子推立志归隐,宁愿被烧死,也不愿违背自己的内心去妥协。两个典故,其实是两种人生态度,虽然诗人没有褒贬的话语,但是暗含着对介子推的肯定与赞扬。

但诗人的内心究竟如何?他不置可否,只是在尾联总结出了所有人生的最终归宿,“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所有贤的愚的、忠的奸的,又有谁能够清楚地辨识?即便是能辨识出来,最终也逃不过“荒冢一堆淹没了”,这两句,充满了通达的感悟,但如果与前面的句子相联系,便能够感受到,这里面浸透着诗人的愤懑!这是诗人悟透生死后的心灰意冷,也是不满现实的愤懑之语,更是坚守人格的庄严宣誓。

黄庭坚的这首清明诗,的确十分特别,诗人在一片生机勃勃中,看到了死亡的味道,虽然有些消极之感,但其悲凉的情绪、通达的态度,却又吸引着我们去思考,所有人,虽然都要归于尘土,但是,一日活在世上,一日就得思考,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那个炫耀乞讨祭品的人,还是遵守内心操守的“士”?这其间的差别,堪称天上地下!

其他网友回答

【清明】北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黄庭坚,(1045~1105)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黄庭坚的为人,有旷达之风,但旷达中也饱含着郁勃之气。唯其气势旷达,所以他的律诗能得庄子的纵横洒落。‘’寓单行之气于排偶之中‘’。唯其郁勃,所以他他多方避俗,力求以奇倔的风格抒发心中块垒,表现那种不肯与俗沉浮的兀傲境界。这两种气度的结合,在《清明》一诗中表现得最为显著了。

黄庭坚此诗一贤一愚,原是泾渭分明但其结尾句为何却显得有些迷惘呢?‘’愚贤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这固然有无论贤愚,最后都不免同归于荒冢(千古人生)的意思,但最主要的对当时小人当道,政治黑暗的深深愤慨。这跟屈原所说的‘’世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称恶(楚辞)‘’具有相通的地方。如果着眼于全篇,那么对结尾情调的体会,也就可以分明看出此诗以郁勃为主,旷达为次,而郁勃中包含着对落井下石的小人蔑视的心情。这就是黄庭坚为什么怀着独立苍茫,满腔悲愤的情绪,效法屈原,写下这一新形式的《天问》之因了。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夜风伴雨百花鲜,时隐雾浓湿绵绵。以是清明祖辈念,雨过天晴又一年。

其他网友回答

清明是传统的节日,有踏青桃李之笑,也有扫墓荒冢之愁,有惊蛰龙蛇的腾飞,也有枯木春缝的绿柔,有乞墓食者的狂傲,也有不公候之士的甘焚,黄庭坚的《清明》写了两种人的两种境界,世俗的,高浩的形成鲜明对比,最后直抒情感,参悟禅机,一地之内,一时之间冷暖不同,贤愚难辩,最终不过是野田荒冢之上的篙草而己,一般写清明,旧时写扫墓的凄凉,现在写踏青的快乐,两者情感同时出现在清明诗中,不仅仅只有独特,而是作者豁达的人性。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