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历史建文帝朱允炆最后到底去哪里了?
优质回答:
黄巢、朱允炆、李自成这三个“失败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下落不明的几个出名人物,数千几百年以来,一直饱受争论。
最为主要的结论只有两个,一个是死了,一个是出家做了和尚。其实前者更为可信。但是出于对他们广泛的同情,以及死亡的不确定性,让大众更加愿意相信他们在丢掉皇位后,依然活着。过着不为人知的隐秘生活。
还是说问主的问题吧,关于朱允炆的下落。
【朱允炆像】
朱允炆烧毁南京都城后,下落目前有以下三个说法。
一:正史中说,朱允炆被烧死了(或自焚),但是朱棣登基后,一直派遣胡濙去寻找朱允炆,郑和七下西洋,有观点认为,也是出海去寻找朱允炆(这个不大可靠)。但胡濙去寻找朱允炆,这是有明确记载的。从这一点上来说,连朱棣都认为朱允炆是没有死的。正史上说的烧死,只是为了给后世一个合适恰当,对朱棣继承皇位稳定性和巩固性的说法。
有史料记载,胡濙最终是找到了朱允炆,并和他做了交谈。又有史料说,胡濙听说朱允炆已经出海了,朱棣这才派遣郑和下西洋去寻找。但永乐3年郑和就开始了下西洋的伟大壮举。胡濙在民间寻找朱允炆长达十几年的时间。时间点上根本对不上。再者,朱棣派遣胡濙寻找朱允炆十几年,不可能在真找到后还放过朱允炆。
综合这些史料,可见胡濙极可能并没有找到朱允炆,郑和下西洋和寻找朱允炆完全无关。而只是朱棣的外交政策措施。
【朱棣像】
二:做了僧人。这个说法最受吃瓜群众的欢喜,说法也最多。朱元璋早年做过和尚。在传位朱允炆时,也考虑到了,九大塞王的威胁,所以知道朱允炆很可能守不住江山,就预想给他准备了僧衣,还有专门用来逃跑的地道,让朱允炆在失去皇位后能顺利逃跑。
但是这一说法,仔细一分析,根本就不可靠。如果朱元璋料到朱允炆会被叔叔们篡位。肯定就不会在懿文太子死去不久,就立了朱允炆为太孙。在皇位继承上肯定会有更多的考虑才对。再者,如果朱元璋为了遵守宗法制度,而立朱允炆为太孙,担心他守不住江山,肯定也会帮他做一番安稳的谋划,对塞北九王的权利进行一番抑制。但朱元璋什么都没做。朱允炆被立为太孙后,也没有发生过什么国本动摇的危机,所以说朱元璋不可能为朱允炆早就谋划好了“失败”后的打算。
但是这并不能完全否决朱允炆后来就没有做和尚的可能性。毕竟他烧毁都城后,自己也是可以逃走的。为做和尚,是隐藏身份的最好办法。
【朱棣破南京城】
以下是朱允炆做了和尚的一些史料记载:
【湖南永州新田县发现明代遗址大观堡,该古城堡工程规模宏大,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石头垒成的堡垒周长346米,城墙残高4米左右,疑为建文帝避难行宫。后经部分文物和史学专家多方求证,认为建文帝极有可能避难新田,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认为“建文帝踪迹永州(新田)说出来最晚,但材料最硬”,““在全国多处出现的建文帝‘下落说’中,有的是传说,有的只有族谱,而只有新田县有相关碑刻”, “使建文帝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成为关于建文下落的一种很重要的说法”.
该说主要的证据有(不完全统计):1、龙池寺遗址碑刻记载“夫山曰安昙寺曰龙池”、“自大明皇朝先师铁峯悟真流亡”、“剃本靖为僧‘燕师’”等;梅木塘碑刻记载“圣帝之寿诞,为同人之嘉节,首士齐集虔诚致祭……誓词惟皇上御极之年岁次月日等谨以……二帝神位前曰,惟二帝职司阴鉴”等。2、大观堡遗址3、其他文物:象牙朝笏;道教神仙人物长卷画;4、《史氏族谱》记载
(二)东明寺说
【朱允炆和尚雕像(存疑)】
万历《钱塘县志·纪制》记载:“东明寺在安溪大遮山前,建文君为僧至此,有遗像“。(《杭县志稿》卷八)“相传朱允炆遁迹至此,时旭日始旦,题曰东明。自归国后,方知为帝。今范其遗像。有手植牡丹,色白如银“。明代嘉靖年间《留青日札摘抄》、清代康熙年间《湖堧杂记》中也都有记载。
据2010年12月7日,余杭县史志办张炳林先生从上海图书馆发现《东明寺志》,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东明寺志叙“五个大字。《东明寺志》(三卷)清释湛潜篡,清康熙十二年(1674年)版本。寺志中是如此记载:“迨壬午金川变作,启箧得杨应能度牒及披剃具,佛知运数巳定,乃僧服出逊,由吴兴至钱塘遁栖东明山,亲灸旵祖座下,凡六载,迹渐彰乃辞去。“由此可见,朱允炆到东明寺出家为僧不是空穴来风,是确有其人其事。当年众僧们皆尊称朱允炆为“应能问道老佛“,寺志中还特地将“应能问道老佛“排列在祖师堂的第二位置,仅次于东明禅寺的开法祖师慧旵,明白无疑确定了东明禅寺与朱允炆之间的密切。其中还披露了二个重要信息:所谓“静室“一是当年东明寺开法禅师慧旵禅师的闭关之处,二是朱允炆在东明禅寺出家为僧的居所,这是初闻。
【朱允炆和尚像(存疑)】
东明寺大雄宝殿内右侧有朱允炆塑像,殿柱上刻有如下对联:僧为帝,帝亦为僧,一再传,衣钵相授,留偈而化;叔负侄,侄不负叔,三百载,江山依旧,到老皆空。
朱允炆亲手植之桂花,经过日寇焚烧,仅剩树干。但大难不死,第二年又绽新枝,现枝高叶茂,秋季花开,香溢四野,且金银双色各半,传为奇谈佳话。
孟将殿,原有座小庙现已毁,不知是否属实?民间称之“骂将殿“。 相传明成祖派一位朱允炆当朝时的武状元出身将军追杀朱允炆。追至东明山,朱允炆痛斥其助纣为虐。他进退两难:逊帝有恩,今上难违。回京又无颜复命,终而自杀。因该将军姓孟,后人建孟将军庙以资纪念。】
【红崖天书(传说为朱允炆手迹)】
三:做道士说:【据有学者考证,朱允炆晚年化名詹碧云,隐踪在江西上饶玉山三清山任三清宫住持道士,在三清福地借修建道教宫观为掩护,巧妙修筑了“明治山詹碧云藏竹之所“的陵墓和其他相关石雕、楹联、三清山石刻260余处,留下了“风流建水翁承赞,樽酒论文千载同“、“方豪上“、“都俞脱生“、“壶市安井“等一系列可供考研的石刻隐逸文化密码。】
为僧为道,其实殊途同归,都指明朱允炆逃离皇宫后,以僧道的身份隐藏了起来。而且证据颇多。但这些仍旧不足以揭露朱允炆的真实下落。
【东明寺(传说为朱允炆出家寺庙)】
另有说法是,朱允炆的旧臣,也曾告别家人,追寻千里苦苦寻找朱允炆,时间长达四五十年之久,也就是一直到了朱詹基,朱祁镇的时代。并且那位旧臣还在家谱里做了说明,自己最终见到了朱允炆,并想把朱允炆带回家里供养。但是被朱允炆所拒绝。旧臣回到家里时,不久就病逝了。这一说法读来最是令人感慨。
因此,朱允炆的下落到底为何,至今仍旧是一团迷雾。只能继续众说纷纭下去了。
以下为朱允炆逃离皇宫后,隐藏期间创作的诗词作品(存疑):
峰如巢风彩,崖似卧龙文。
有梦难圆,尘世着魔迷木性;
无风易醒,洞泉悟道静凡心。
【朱允炆墓地(存疑)】
家从京畿而来,回首五岳峨眉,
此等山川甲天下;帝似尧舜以后,
伉怀秦皇汉武,如我王孙旷古今。
如果朱允炆在烧毁皇宫后真的逃离了出去,并且以僧道之身隐藏起来,那么这些作品有可能真是他的作品。如果他在烧毁皇宫后,被烧死了,那这些作品就只能是后人托名的作品了。
其他网友回答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魅力又充满谜团的王朝。
有明一代,发生了对于许多无论当时还是现在人都是未解之谜的事件,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被学术界称为”明代四大谜案”的:建文帝下落之谜;红丸案与明光宗之死;《永乐大典》正本下落之谜以及王恭厂大爆炸之谜。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明代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的下落之谜。
根据明代正史的记载,建文四年六月,时为燕王的明世祖朱棣在靖难之役中获胜,率军攻入了首都南京,而建文帝在皇宫中熊熊燃起的大火中消失,就此下落不明。
明代官方给出的说法是,建文帝和他的皇后马氏,太子朱文奎在大火中自焚而死。但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无论是永乐皇帝本人,还是后代的学者、史官,都对这种说法持怀疑态度。
永乐皇帝曾经先后派出了两路人马,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其中一路是郑和,他数次率领船队南下西洋,据说任务之一就是寻找可能逃亡出海的建文帝。
而另一路,永乐皇帝派出了自己的近臣胡濙,以寻找仙人为名前往各地追寻建文帝的下落。
后代的学者、史官则对建文帝的下落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说法。有的说建文帝逃出皇宫之后,出家为僧;有的说建文帝确实在皇宫大火中,自焚而死;有的说建文帝逃出皇宫之后,没有做和尚,而是做了道士。
这些说法各有论据,莫衷一是,孰是孰非,都很难判断了。
首先,是胡濙那一路人马,寻找建文帝的过程和结果。
胡濙自永乐五年(1407年)起连续14年受朱棣之命在外暗访建文帝踪迹。他所到之处,也间或向朱棣报告民间隐情。母亲去世时,他请求回去守丧,朱棣不许,升他为礼部左侍郎。永乐十七年(1419年),胡濙又出巡江、浙、湖、湘各省府州,再次出访。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他回到朝廷,马上赶到宣府去拜见朱棣。当时朱棣已就寝,听说胡濙到来,立即起来召见他。胡濙把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朱棣,到漏下四鼓才出来。
而史书上也明确的说,这次谈话之后,朱棣对于建文帝下落的疑问,就此消失了。毫无疑问,胡濙是打听到了建文帝的下落的,而且朱棣对于建文帝的下落也是清楚的,只不过他不说,大臣也不问,大家心照不宣。
虽然我们并不知道胡濙对朱棣说了什么,但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记载当中,对建文帝的下落和胡濙的汇报内容进行一些谨慎的推测。
明朝时期,我们的近邻朝鲜,正是李氏王朝统治时期,而李氏王朝是明朝的属国,他们经常派使臣访问明朝,而且对明朝发生的一些事情做了记载,这些记载都收录在朝鲜的史书《李朝实录》里。
在明朝的第六位皇帝明英宗在位的时候,李氏王朝发生了一件大事。
当时朝鲜在位的君主,是朝鲜端宗李弘暐,这个比较软的国王有一个相当强悍的叔叔,首阳大君李瑈。怎么样,是不是和明朝建文帝和永乐帝的关系有点像呢?而朝鲜后来发生的事情也和明朝一样,首阳大君李瑈发动了癸酉靖难,夺取了朝政实权,两年后年李弘暐被迫禅位于李瑈,他虽被尊为太上王,却无异于软禁。
一年以后,一些不满李瑈的大臣私下串联,想发动政变迎接端宗复位,结果事情外泄,李瑈将这些大臣全部处死,不久之后,端宗李弘暐也被废黜太上王之位,贬为鲁山君,流放江原道,不久后遇害。
李瑈正式成为了朝鲜国王,按照国际惯例,他派遣使臣到明朝来,请求明英宗的册封。而当时的礼部大臣就问了朝鲜使臣这样一个问题:”你们之前的国王端宗去哪里了?”
朝鲜使臣的回答是:”端宗先王为寻建文皇帝,乘彼白云而去。”
根据《李朝实录》记载听到这个回答,无论明英宗还是礼部的大臣都不敢多问什么了。
不敢多问的原因恐怕有二,其一,朝鲜的使臣明显在诈明朝官员,如果明朝认可端宗的法统,那么就意味着他们反对李瑈抢了侄子王位这种行为,那置明成祖朱棣于何地?
其二, 朝鲜使臣说端宗去寻找建文帝了,按照明朝官方的说法,建文帝已经自焚而死了,那也就是说,端宗被他叔叔给杀死了,明朝作为朝鲜的宗主国,对这种行为无疑是不能支持的。而还有一种可能,建文帝没有死,而是逃走隐居去了,那么也就是说,虽然李瑈不仗义的抢了侄子的皇位,但是也和当年的永乐皇帝一样,没有加害自己的侄子,让他留着性命好好活着。
这当然才是明朝愿意接受的,所以,明英宗和礼部大臣才没有追问此事,认可了李瑈的王位合法性。
再联想到胡濙找了建文帝那么多年,和永乐皇帝汇报了那么久,如果建文帝真的确定在皇宫大火中被烧死,无论如何也不需要费这么大周折才能得出结论。
其他网友回答
建文帝朱允炆最后去了哪里,估计这个问题从朱棣坐上金銮殿到现在几百年来一直不停有人在探究询问从没消停过,全国不少地方都声称自已这边是朱允炆最后的落脚点,那边个坟头是朱允炆的墓地。
笔者也不打算把这些看似像又捕风捉影的地方一个个去罗列推敲,没有必要,朱允炆对于朱棣来讲肉身可灭,但心头是个挥不去的阴影。
靖难之役攻破南京,军队已打到皇宫了,那时朱允炆还在,朱棣命军队不可随便攻进去。朱棣为什么这样做,若军队冲进去俘虏了建文帝,那以后怎么办?杀掉他,你是以“清君侧”为名出师的,杀了他失仁,失德,失道,那些夫子士族会鄙视你,让他好好活着?这将来说不定哪天有谁再扯起朱允炆这面大旗,哪怕朱允炆本人不愿意也没用,再说了朱棣可以应付这种局面,那么后世子孙怎么办?这不是让自已百年已后留下祸种么,什么?让他再为皇帝,那朱棣脑子进水了。
所以,朱允炆“选择”一把火烧了皇宫,然后消失的无影无踪,而官方拿一具烧焦无可辨认的尸首来确定朱允炆也经“自焚”是当时最好的最恰当的结果。
从此民间就开始传闻朱允炆没死而流落民间等等诸如此类消息。而朱棣自打登上皇位那天起,就在为追查朱允炆的下落而内心纠结。甚至他的任何大的举措都被影射为在追查朱允炆的下落,譬如郑和下西洋,甚至把编写《永乐大典》也有一部分是为了此目的,不一而足。
重点人物线索自然是主录僧溥洽,朱棣认为是溥洽把朱允炆送到了某个地方,溥洽难逃牢狱之灾。可朱棣是怎么审问溥洽,他们之间有何种对话,甚至朱棣的高参姚广孝也和溥洽有过秘密对话,他们之间讲了些什么,任何文献都没有记载,因为这些事本身就是秘密进行的。
最后从姚广孝临终前要求朱棣放了溥洽,朱棣答应放人来看,溥洽这头在这件事上是没啥潜力可挖了。
再一个寄于希望的人物就是胡濙,这个人大半辈子为此事忙碌奔波,跑遍大半个中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漆黑的半夜,老胡拿着今牌直闯寝宫,既然半夜来访,无事不登三宝殿,肯定带来了关于朱允炆的重要消息。还是老样子,谈话内容没有记载,只是谈完后朱棣多年的疑虑消除了。
其实说什么已经不重要了。试想如果真的寻访到朱允炆下落,朱棣会怎么办?假若真的有人托其名而起事,几百年后满清多尔衮在朝堂上当面让宫人,长平公主相认朱太子的情景会提前上演,真的也认作假,以冒名之罪宰了他,但凡自称太子哪怕是真太子也以冒名之罪杀了他,对外则宣称会善待前朝真太子,这是帝王之术。
而朱棣不惜代价,苦苦寻找朱允炆,最终目的是杜绝一个“朱允炆”起兵反抗他的统治,而朱允炆是生,是死,流落到哪里并不重要,对朱棣而言这时的朱允炆只是一个符号罢了,只要确认不会有一个叫“朱允炆”的人来质疑他的合法性,来反抗他,他也就放心了。
显然他己经确定了这一切,寻找朱允炆的行动也就停止了。
其他网友回答
可怜他在太监的策划下,制造了一个失火被烧死的假象。从地道逃出,离开京城。
路上如何历尽千辛万苦,凶险恶拿不知。
谁知他慌不择路,尽然跑进了我家院子,饿的个贼死。可怜于他,给他用大葱,火腿炒了一大盘炒饵块。这老几狼吞虎咽的干完,立马就端起了皇帝的驾子道”钦家美食,可谓《大救驾》啊”!感念封赏,再加给一盘酸淹菜和一碗腊肉汤。
吃完才想起是在逃亡!掩面哭泣”下步去那安身立命那”!我说,“你也别安个身立命了,隐姓埋名去狮子山种菊花得了”。他忙说”不可,不可。我叔父知道孤王爱菊,顺菊查花,会找到我的啊”!死脑筋”你改成种不喜欢的牡丹不就成了”。”是啊,是啊。钦家大才,钦家大才。我这就去,我这就去”!
还别说,文化人干什么事都用心,把那牡丹养的快赶上洛阳种给武则天看的了。
不过落难皇帝种的却供百姓欣赏,也算是对社会一大贡献吧!不信你来我家武定狮山,看看这帝王牡丹!
其他网友回答
建文皇帝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是一个谜,未解之谜,当年,守南京金川门的统帅李景隆和谷王朱橞等开门迎接,燕王兵得入京师 ,当时,宫中大火冲天,燕王清宫3日,未觅得建文帝尸骨。朱棣一朝,不断地追寻建文帝下落,始终未得踪影,终成历史一谜。有一种说法,建文帝被宫中大火烧死,还有一种说法建文帝率臣下9人,从宫中地道逃遁后,削发易服为僧,皈依佛门,云游天下,不知所终。
那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朱允炆究竟去哪了呢?
一,第一种说法,在宫乱中被大火烧死,尸骨无存
当初,守金川门的李景隆和谷王朱橞开门迎接,建文帝朱允炆眼见大势已去,无力回天,因此绝望之下,引火自焚。在当时的情况下也属于正常,毕竟,朱棣也是绝对不会放过朱允炆这个正统皇帝的。
《太宗实录》中记载,燕王进入金川门后,建文帝也想出来迎接燕王,然而又自叹道:”我何面目相见耶!”于是与皇后一起闭宫自焚。朱棣看到宫中火起,急忙命人前来抢救,可惜没有来得及。从灰烬中找到建文帝烧焦的尸体,燕王朱棣不胜悲戚,抚尸痛哭,说他只是前来帮助皇帝学善,你又何必自寻死路呢?事后,朱棣备礼以葬建文帝,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以上记载可以看出,朱允炆在无奈之下选择自焚,朱棣找到的也只是烧焦的尸体,尸体是不是属于朱允炆的还有待商榷,因此,只能说有可能朱允炆是被自焚烧死的,但是没有确凿证据支持。
二,第二种说法,故意放火焚烧宫殿,金蝉脱壳,下地道脱逃
这个可能性我是认为客观存在的,理由是自焚的话,朱棣看到的是一具烧焦的尸体,古代没有现代那么先进的验尸设备技术,一具烧焦的尸体,是朱允炆故意准备移花接木的也属于正常,要知道,愿意为朱允炆替死的大有人在,一把火,烧死烧焦替死的,朱棣就不会再追查朱允炆下落,朱允炆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金蝉脱壳,安然逃脱。
后续,明神宗曾向张居正问及建文帝下落一事,张居正回答:”国史不载此事,但先朝故者相传,言建文皇帝当靖难师入城,即削发披缁,从间道走出,后云游四方,人无知者。”这里可以看到,金蝉脱壳之后的朱允炆,很大可能削发易服为僧,皈依佛门,云游天下。
三,两种说法,自焚说和出逃出家为僧说更加偏向于出家为僧
按照当时的情况,城已经被围,出逃已经很难,以替身烧焦自焚迷惑,自己则乔装逃脱可能性很大,据记载,本来建文帝朱允炆 城破无路可走,遂想一死了之。此时少监王钺告诉他:你祖父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建文帝等三个人的名字。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十锭、遗书一封,书中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其它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这里可以看出,朱元璋或许早就料到了朱棣的狼子野心,早在他临死前,就替孙子安排好了一切后路,确保朱允炆可以渡过难关,皇位虽然没了,可是性命却无虞。
综上所诉,朱允炆的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确实存在诸多疑点,你说城破宫中起火,朱允炆自焚吧,可惜看到的尸体是一具烧焦的,面貌身份根本无从查起,要我是无论如何无法相信朱允炆是被烧死的,宁可相信,烧焦的是朱允炆的替身,借此可以阻止朱棣的追杀,金蝉脱壳,带着心腹远离是非之地,皈依佛门,青灯古佛也属正常。
文:唯恋无名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原创首发,请勿转载,了解更多有趣历史,喜欢我请关注唯恋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