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才华横溢,晚年为何因贫困而死?
优质回答:
吴承恩晚年为何因贫困而死?这个问题需理性分析。
首先我们要知道,吴承恩虽然很有才,但一生仕途不如意——据相关记载,他50岁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具有做官的资格;51岁接任河南新野县知县;53岁周游湖南新化并开始卖文写书为生;56岁时,由于母老家贫,则去做了浙江长兴县丞,但短短两年之后,因受人诬告,便“拂袖而归”。晚年吴承恩以卖文为生,活了大约83岁,在贫穷中逝世。
从他的简历可以看出,吴承恩担任官职前后加起来不过5年时间。而且当的是知县、县丞等不大的官职。加之古代读书人都注重名节,以贪污受贿为耻,吴承恩应该也不例外。
50岁以前没做官,读书人也不太会经商,也没有时间经商,那么这一阶段他注定是清贫的;51岁—58岁,只做官5年时间,为官清廉,也就不会有多少积蓄。从53到83岁去世的30年里,只著书卖文,在出版业不发达的明朝,是赚不了多少钱的。况且当时《西游记》从问世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三百余年里,没有一本承认吴承恩的著作权。没有署名,没有著作权,那就意味着连稿费都没有拿到。这就更加剧了他的贫困。
可见,吴承恩虽然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西游记》等作品,但现实生活中他和普通人差别不大,这就成了他晚年贫困而死的主要原因。
其他网友回答
吴承恩,中国四大名著之《西游记》的作者。出生于明代晚期,祖籍安徽,江苏淮安人。年轻时吴承恩很聪明,喜欢学习,尤其喜欢看一些神话故事书籍,喜欢搜奇猎怪。书法、绘画很有造诣,围棋也很有研究。生于公元1500年,卒于公元1582年,终年82岁。
吴承恩的生年记事:
1500~1519年:吴承恩在家学习书法、绘画、围棋、和大量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以及收集民间的各种奇闻、趣谈、怪论等;
1520年:吴承恩和同乡一叶姓姑娘结婚。育有一子,后夭折;
1521~1528年:吴承恩一边读书,一边陪伴娇妻叶氏。此时,虽然他狂放不羁,但对叶氏的爱却始终不渝。
1529~1530年:吴承恩在淮安知府葛木所办《龙溪学院》读书。并得到葛木的赏识。
1531~1534年:吴承恩参加两次乡试未中。其父亲吴锐因此忧郁而终。
1535~1549年:吴承恩继续读书、学习。没有工作,吃父亲留下的老本。
1550年:吴承恩50岁,补得一岁贡生名额,等待分配工作,但最后还是落选了。期间写作《西游记》的前十几回的初稿。
1551~1552年:吴承恩补任河南新野县知县。
1553~1555年:吴承恩在湖南新化古梅山。靠卖文写书为生。此时老本已吃光。
1556~1557年:吴承恩任浙江长兴县县丞。
1558~1582年:吴承恩一边靠卖文为生,一边创作名著《西游记》。82岁终。
吴承恩:正直善良,刚正不阿,轻视傲物,我行我素。
因为这些性格。吴承恩与当时的所谓主流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在那个官官相护,尔谀我诈,腐败透顶的社会里,虽然他才华横溢,但他也是很难求得一官半职的。他的一生中,当过两次小芝麻官。但每次当官的时间不到几年,就拂袖而归了。
虽然父亲吴锐是个小商人,但吴承恩却没有经商的头脑和手段,家有老母,有妻小,自己又没有薪水、俸禄。只有靠吃父亲留下来的老本。但老本总有一天会吃光的。没有办法,他只有靠卖文写书维持一家的生活开支。家道每况愈下。
随着年纪的不断增加。吴承恩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写书的手己经不听使唤了,腿也迈不开了,刺骨的寒风吹在他的脸上,刺进他的心窝……但吴承恩仍然坚持着、坚持地向前爬呀,爬呀……因为他知道,今天只有卖完了最后这一本书,明天才有米下锅……又一阵寒风吹来,吴承恩昏了过去……一代文豪,就再也没有醒来!
吴承恩求官不得,老本吃光,靠 卖文写书为生,最终因贫困而死。这是古代社会的悲剧!也是古代文人的悲哀!
今天,中国的知识分子,正赶上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时代!我们是幸运的,但我们更应该加倍地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来完成伟大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
其他网友回答
吴承恩晚年为何会贫困而死,我想,正是他的才华横溢害死了他。因为自我感到有才华,不做低三下四的事情去挣钱,但在当时,清高有何用,谁会破财接济穷酸自傲的秀才,那就只有贫因而死了。
其他网友回答
你好楼主!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吴承恩是淮安人,祖籍安徽,是大明朝时期的边缘知识分子。在当时以官本位为主的中国,不为人所知。他经历了弘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五个朝代,主要的活动时期还是在嘉靖和隆庆两个时期。他当时创作的《西游记》也是在对朝廷表示自己的不满。
吴承恩生活在商人家庭,而明朝的那个时期,商人的身份是很低下的,从小家境贫寒的他被寄予厚望。而吴承恩也确实 不负众望,聪颖国人,在当地还有小神童的称号。《淮安府志》中记载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及群书,为文下笔立成。吴承恩八岁的时候就得知府大人的赏识准许他去自己的书院里面读书,可见吴承恩小时候有多被欣赏。吴承恩还有过目不忘的技能,他不喜欢死记硬背八股文,却对神话魔鬼的故事十分感兴趣。三十岁左右的时候,他搜集的奇闻异事就已经很多了,这也为《西游记》打下了基础。
不想造化弄人,吴承恩直到五十岁才考上后补贡生,五十一岁才当上七品知县。本以为晚一点年龄大一点也没关系,只要可以施展抱负。可没想到吴承恩却在五十六四的时候被下调去做八品县丞去了,没两年又让人诬告结束了官场生涯。可能是他真的不懂为官之道,又或者他确实不是做官的料,也可能是当时朝廷真的是太过剥削和压迫。短短几年官场,他彻底厌倦了,辞官回了老家,卖文为生。
吴承恩有着和李白相似的怀才不遇,也有些许的自愈清高。有文采,也自命不凡,所以这些凡人凡事人情世故才不入他的眼。当然,吴承恩借《西游记》讽刺当时局面也不是什么暗喻了,这已经是得到大众的认可了。而《西游记》中对道士的形象多数描述不堪,并不是他对道家有什么偏见,而是对当时皇帝对道家痴迷成瘾,导致官场风气偏移。
《西游记》中又是处处见人情,观音菩萨三番五次饶恕孙是人尽,妖王犯错无人惩罚又是人情……吴承恩好似也在讽刺官场上布满了人情往来,而许多事情坏也坏在人情上。吴承恩在《西游记》中一直表述着自己被压迫,官官相护的这些“职场潜规则”等等。
以下供参考
1529年(嘉靖八年),吴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创办的龙溪书院读书,得到葛木的赏识。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吴承恩人到中年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
1551年(嘉靖三十年)吴承恩接任河南新野县知县。修建行台察院,尊经阁,增修儒学,表彰贞节,兴办水利等德政事迹。
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周游湖南新化(古梅山)卖文写书为生。
1556年(嘉靖三十五年),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浙江长兴县丞,常与友人朱曰藩豪饮,寄趣于诗酒之间,和嘉靖状元沈坤,诗人徐中行有往来。
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终因受人诬告,“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活了大约83岁,晚年在贫穷中逝世。
吴承恩擅长绘画、书法,多才多艺。然而科举不利,至中年始为岁贡生。60岁时出任长兴县丞,又因与长官不谐,拂袖而归。后又聘任过荆王府纪善。
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才得以正式创作《西游记》。
其他网友回答
1500年(大明弘治十三)吴承恩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一个学官沦六小龄童版吴承恩剧照?落为商人的家庭。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旷达,奉行常乐哲学,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吴承恩自幼聪慧,喜读野言稗史、志怪小说,”尝爱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髫龄,即以文鸣于淮”,颇得官府、名流和乡绅的赏识。朱应登认为他”可尽读天下书”,而”以家所藏图史分其半与之”。[6]
1529年(嘉靖八年),吴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创办的龙溪书院读书,得到葛木的赏识。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吴承恩大约5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
1551年(嘉靖三十年)吴承恩接任河南新野县知县。修建行台察院,尊经阁,增修儒学,表彰贞节,兴办水利等德政事迹。
1556年(嘉靖三十五年),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浙江长兴县丞,常与友人朱曰藩豪饮,寄趣于诗酒之间,和嘉靖状元沈坤,诗人徐中行有往来。
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终因受人诬告,”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约六十七岁时到过杭州,活了大约82岁,晚年在贫穷中逝世。
吴承恩喜读稗官野史、志怪小说,”尝爱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辈所吴承恩塑像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髫龄,即以文鸣于淮”,颇得官府、名流和乡绅的赏识,《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做诗文下笔立成。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如《百怪录》、《酉阳杂俎》之类的小说或野史。
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帖。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受到人们的赏识。
他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吴承恩还写过一部短篇小说集《禹鼎志》,不过已经失传,只能看到一篇自序。
吴承恩擅长绘画、书法,多才多艺。然而科举不利,至中年始为岁贡生。60岁时出任长兴县丞,又因与长官不谐,拂袖而归。后又聘任过荆王府纪善。
《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览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
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才得以正式创作《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