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卧薪尝胆”,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回事,是真的吗?
优质回答:
“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吴越之战,是春秋末期位居长江下游的两个诸侯国吴和越之间进行的最后一次争霸战争。自公元前510年开始,持续至公元前475年,历时共35年,中经吴伐越的槜李之战、越伐吴的夫椒之战、笠泽之战和姑苏围困战,最终以吴的灭亡和越的胜利而告结束。
公元前514年,阖闾登上吴国王位,即任用逃亡到吴国的原楚国贵族伍员(伍子胥)和齐国的孙武,改革内政,“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扩充军队,加强战
备,并制定了“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的战略方针。其时,定都会稽(今浙江绍兴)。据有今浙江北部地区的越国,领土狭小,人口稀少,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
楚为联越制吴,积极扶植越王允常,从而使越力量迅速壮大。公元前510年,吴国进攻越国,两国争战就此展开,双方你来我往,开始了长期的拉锯战。
公元前506年,阖闾率军攻楚。次年春天,允常乘吴国内空虚,出兵袭击吴都姑苏。
吴王急忙抽兵回救,允常自知力不能敌,遂在大掠之后主动撤兵而还。公元前496年,允常病死,子勾践继位。吴王为“南服越人”,遂乘勾践新立之机,率军攻越。双方对阵于槜李(今浙江嘉兴县西南)。勾践见吴军容严整,组织敢死队连续几次发起冲击,均被吴军击退。在此情况下,勾践迫使犯了死罪的囚徒,列为三行,持剑走到吴军阵前,一起举剑自杀。吴军将士被这一疯狂举动所震慑,纷纷拥上看个究竟,吴军阵势因而大乱。越军乘机发动突然袭击,大败吴军。阖闾本人也受伤不治而死,临终前再三叮咛儿子夫差:“必毋忘越!”
夫差时刻牢记杀父之仇,日夜练兵,积极备战,准备出兵攻越。公元前494年春,越王勾践得知夫差准备攻越的消息后,不听大臣范蠡的劝告,在准备不充分的形势下,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吴。夫差尽发吴国精兵,迎战于夫椒(今江苏苏州西南)。吴军同仇敌忾,奋勇冲击,越军不敌,损失惨重,只剩下5000人退守会稽山。吴军乘胜追击,占领越都会稽,并进而包围了会稽山。
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大夫范蠡提出屈辱求全,主张用卑辞厚礼向吴求降,如若不允,就由勾践亲自去吴国做人质。勾践采纳了这一建议,一面备死战,一面派文种去向吴王求和,并用美女、财宝贿赂吴太宰伯嚭,要他从中斡旋,劝说夫差允许越国作为吴的附属国,并声明如吴国不许,则越将破釜沉舟,与吴血战到底。伍子胥认为争霸中原不如灭越有利,并看出越国君臣卑辞厚礼的背后所隐藏的灭吴野心,因而坚决主张彻底灭越,否则,必将纵虎归山,养痈遗患,“今不灭越,后必悔之”。但夫差急于北上同齐争霸,认为越国既已投降,便名存实亡,不足为患。因此答应越国议和,率军回国。
越经此一战,元气大伤。为安抚民心,勾践下诏罪己: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并下令“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把国内事务分别托付诸大夫负责管理,便带着范蠡等人去吴国给夫差当奴仆。勾践在吴国忍辱含垢,历尽艰辛,终于骗得夫差的信任,于3年后被释放回国。
勾践归国后,决心复国灭吴。所谓“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争取民心,选贤纳谏,让文种治政,范蠡整军,建立招贤馆,礼遇收罗各方面人才。改革内政,减轻刑罚,减免赋税,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奖励生育,增加人口。在军事上,筑城立廓,修缮被战争破坏的都城,训练部队,厚赏严刑,扩充兵员。
在对外政策上,奉行“结齐、亲楚、附晋、厚吴”的方针。不断送给夫差优厚的礼物,表示忠心臣服,以消除他对越国的戒备;送美女西施、郑旦给他,使他沉溺女色,分散精力;贿赂吴臣,争取他们的同情和帮助;并离间吴国内部,挑起其大臣不和;破坏吴国的经济,用高价收买吴国的粮食,使其内部粮价高涨,造成供应困难;采集良材,选派巧匠,送给夫差,促使其大兴土木,消耗人力、物力。上述措施,收效显著,壮大了自己,削弱了敌人,争取了与国。越国力量大为增强,发兵伐吴所缺乏的只是时机问题了。
在越上下一心、励精图治、为复仇雪耻而磨刀霍霍时,吴国却日趋腐败。夫差因胜而骄,奢侈淫乐,穷兵黩武。调用大量人力物力建造姑苏台,不分昼夜同西施在上面狂欢作乐。
同时,急于以武力威胁齐晋,称霸中原。公元前489年,进攻陈国,次年攻鲁,慑服了附近的小国,为北进中原开辟了道路。
夫差又征调大批民工构筑邗城,作为北上基地,开凿邗沟,沟通江淮,以利军运。
为导吴北进中原,使之与晋、齐、楚为敌,造成乘虚袭吴的机会,勾践向夫差大献殷勤,让文种率万名民夫协助吴国开凿邗沟,以推动夫差北上。公元前484年,夫差听说齐景公已死,决定北上伐齐,联合鲁军,击败齐军。战后,夫差更加骄横,认为只要最后压服晋国就可取得中原霸权,于是约定晋定公和各国诸侯在公元前482年七月七日到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行前,夫差对太子友提出应防备越乘虚而入的劝谏置若罔闻,认为中原霸权唾手可得,不可坐失良机。因此自率精兵3万空国远征,北上黄池,只留下太子友等人率老弱病残1万人留守姑苏,勾践梦寐以求的机会终于来到了。公元前482年六月十二日,勾践调集越军4.9万,兵分两路,一路由范蠡率领,由海道入淮河,切断吴军自黄池的归路;一路由大夫畴无余等为先锋,勾践自率主力继后,从陆路北上直袭姑苏。吴太子友率兵到泓上(今江苏苏州近郊)阻止越军进攻。他感到精锐部队已全部北上,实力不足,主张坚守待援。但吴将王孙弥庸轻视越军,不听调遣,擅自率5000人出战,击败越先头部队,更加骄傲轻敌。
二十二日,勾践主力到达,发起猛攻,将吴军包围聚歼,并俘虏太子友等。接着挥师进入姑苏。
此时夫差正在黄池与晋定公争当霸主,听说越军袭破姑苏,惟恐影响争霸,一连杀掉7个来报告情况的使者以封锁这一不利消息,并用武士威胁晋国让步,终于勉强做了霸主,然后急忙回国。但是由于姑苏失守的消息已泄,军心动摇,夫差感到反击越军没有把握,便派人向越求和,勾践也因实力不足以灭吴,允许和议,撤兵回国。
夫差向越求和后,由于征战连年,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内空虚,一时无力反击,就息民散兵,企图恢复力量,待机再举。而越国却利用缴获的资财充实了自己,提高了战胜吴国的信心。公元前478年,吴国发生空前的饥荒,勾践认为大举伐吴的时机已经成熟,遂在经过充分的准备后,于三月率军出征,进至笠泽(水名,今苏州南)。夫差也率领姑苏所有的部队迎击越军。吴军在北,越军在南,双方隔水对阵。黄昏时,勾践在主力的两翼派出部分兵力隐蔽江中,半夜时鸣鼓呐喊,进行佯攻以调动敌人。夫差误以为越军两路渡江进攻,连忙分兵两路迎战。勾践乘机率主力偃旗息鼓,潜行渡江,出其不意地从吴军中间薄弱部位展开进攻,实行中央突破。吴军兵败溃退,越军乘胜扩张战果,挥兵猛追。吴军一败再败,退守姑苏,越采取了长期围困的战术,企图困毙吴军。
吴军被围于姑苏达3年之久,终于势穷力竭,突围逃到站苏台上,但旋即又被包围。夫差企图效勾践当年之故伎,卑辞求和,然而此时的勾践却非20年前的夫差,为免纵敌贻
患,勾践断然拒绝了夫差的请求,夫差绝望自杀,吴国灭亡。越挟灭吴的余威渡淮北上,与诸侯会盟,终于成就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梦。
吴越战争,双方经过长期较量,一波三折,富于戏剧色彩。范蠡与西施的故事,代代相传,佳话千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催人振奋;夫差因胜而骄,纵敌贻患,处安忘危,最终身败国亡。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上很多成语典故都不是就某个故事而诞生的,有的先有原型,而后在某个特定环境下才正式成为我们所说的"成语",卧薪尝胆就是个倒子,它最初是出现在《史记 勾践世家》中,说的是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听从谋士计策,投降吴王,鞍前马后假意效命吴王,后被敕回国,放一苦胆吊在床前,自己松懈时尝一口,以不忘国耻,后韬光养晦二十余年,终于打败吴国复国耻的故事。这个故事有一定的可信度,一个人受了耻辱,找来一个苦胆,吊在床前,尝一下以示提醒自己勿忘耻辱。这个时候卧薪尝胆还不流行,真正让它成为日后我们所说的成语是到了北宋。
北宋大家苏东坡一日写了篇散文《拟孙权答曹操书》一文中,……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上负先臣未报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名……,至此,卧薪尝胆才正式出现,可见,一个成语的形成有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的沉甸,有人说历史是一幅素描,加色是各自所需,野史比正史精采,很多的历史故事都是在后世的创作中不断丰满完善,尤其在演义中变得更加精彩,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著名小说。
也有很多的历史原像被传偏的,如我们常说的"无奸不商",本意是"无尖不商",说的是卖米的商人在给足了份量后,再用小酒杯舀点倒在上面形成一个小尖,意为多给的,后来变成了无奷不商,这让当初的商贩们情何以堪?
历史上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原型还是存在的,否则日后的苏东坡怎样来一个"卧薪尝胆"的词呢?
历史其实就是一个故事,编的精彩了,就有人喜欢,就有人信了。
其他网友回答
“卧薪尝胆”是中国历史上上非常励志的一个小故事,大意是说:吴越之战,越王勾践败于吴王夫差之后,委身为奴、侍奉夫差,甚至不惜为夫差尝便诊病,从而打消了夫差的戒心,在吴国为奴三年之后得以回到越国。回到越国之后,勾践每晚卧于柴薪之上并每日舔舐苦胆,以提醒自己勿忘屈辱与仇恨。最终,越国大败吴国,勾践一雪前耻!那么,勾践真的“卧薪尝胆”了吗?
“卧薪尝胆”说源自何处
卧薪尝胆之所以为世人所熟知,最早应该归功于太史公。太史公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记载:“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细心者或许会发现,太史公只是提到了勾践“尝胆”,通篇都没有提及“卧薪”。太史公这个人是出了名的谨慎,但凡有疑问的东西,他宁可存疑也不会轻易舍弃。换言之,如果勾践“卧薪”是真的或者太史公认为是真的,他应该是会有所记录的。即便有疑问,以太史公的风格,多半也会采取“存疑”的做法,而不是直接舍弃。最典型的例证莫过于秦始皇生父之谜了,太史公无法确认,最终在不同篇章中采取了不同的记载,以示此事“存疑”。也就是说,至少到西汉时期,所谓“卧薪”的说法还没有出现或成为主流。
所谓“卧薪尝胆”之说,大多出现在南宋以后,南宋时期的书籍中开始成规模出现“卧薪尝胆”。到元明时期,“卧薪尝胆”成了剧本中常见的励志情节并为大众所熟知。最典型莫过于明末的剧本《浣溪沙》了。同时期冯梦龙的历史小说中也对所谓“卧薪尝胆”有多次提及。换言之,“卧薪尝胆”之说主要存在于元明时期的杂剧、小说之中。
越王勾践到底有没有“卧薪尝胆”
关于这个问题,一直是存在争议的,至少太史公明确提到了勾践“尝胆”。但是,比太史公更早的《左传》《国语》等书籍中却都只提及了吴越之间的争斗,没有提及“卧薪尝胆”之事。甚至到宋、明时期,很多书籍中依然提及到夫差“坐薪尝胆”而不是勾践。南宋吕祖谦在《左氏传说》中说到的是吴王夫差,明代文豪张溥在《春秋列国论》也对夫差为报父仇“卧薪尝胆”。换言之,直到明朝,勾践“卧薪尝胆”之说依然是存在多种说法的,甚至与勾践没有任何关系!
除此之外,《吴越春秋》中又给出了另一种说法,说越王勾践回国之后,为复仇日夜操劳,在困了的时候“攻之蓼”,用苦菜抵抗困意,但同样不是“卧薪尝胆”。这就非常奇怪了,这么励志的故事,为什么大多出现在杂剧、小说之中?而且各种书籍中的记载还出现了如此巨大的不同!大概只能有一种解释了,这就是后人为了励志而励志,认为杜撰出来的。
历史背景分析
所谓“卧薪尝胆”有一个最大的历史背景,那就是越王勾践在吴为奴三年,以实际行动打消了吴王夫差的戒心,这才得以归国。但吴国的“明眼人”如伍子胥等并不相信勾践的这种“实际行动”!这是什么意思呢?勾践虽然回国了,但吴国朝野并不是对他一百个放心,监视在所难免。而且,这种监视甚至无须掩饰,明着来就行!毕竟你越国只是吴国的“附庸”而已。
那么,问题就来了。王不是普通老百姓,虽然勾践落魄过,可回到越国之后他依然是王,身边不可能没有人伺候。正所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勾践一直在刻意向夫差和吴国示弱,这个时候搞一个“卧薪尝胆”出来,一旦走漏风声,无异于是在告诉吴国朝野:“我勾践不服,早晚会来复仇的!”试想,这件事传到吴国会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可想而知。因此,勾践再没脑子,恐怕也不会搞出这样的事情来。更何况,勾践何等睿智之人,又怎么可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勾践回到吴国之后,一直只是私下里蓄积实力,明面上对吴国、对夫差一直都是以上国、上王相待,这才让吴国和夫差进一步放松了警惕,蔫儿坏的勾践才得以用炒熟的种子忽悠吴国!试想,如果勾践表现出些许不满,吴国和夫差还会留着他吗?还会收下他的熟种子?间谍这个行业古来有之,短期炒种子可以掩饰,长期“卧薪尝胆”恐怕很难不传出任何风言风语,不是吗?
综上所述,越王勾践不忘耻辱与仇恨,私下里用功、蓄积实力以图东山再起是事实,甚至困了“攻之蓼”也可能是事实。但是,明目张胆“卧薪尝胆”恐怕勾践还没有这么傻、夫差也没有那么二!所谓“卧薪尝胆”不过就是后世的一个励志故事而已,千万别较真儿。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卧薪尝胆的故事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原句:
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我认为这件事的真实性是非常大的。因为史记并非官修史书。而是私人著史。相对来说更客观,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客观的叙述历史真相。从而避免了后世官修史说所谓的“胜利者书写历史的谬误”
历史的真实性,通过两点证明,第一是出土文物,第二是史书。比如卧薪尝胆这件事你要证明他不是真的,史记上记录的不真实。除非能拿出出土文物或者能证明不真实的史书材料。如果拿不出,它就是有漏洞说不通,我们也说它就是真的。这就是原则和规矩。
其他网友回答
“卧薪尝胆”说的是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为了苟全性命和存国,与文种、范蠡达成共识,投降于吴国,亲自前往吴国为人质,静待范蠡于越国认真经营,以图再兴。
勾践在吴国,日子过的异常低贱与悲苦,不但给吴王夫差当马夫,供其踩踏蹬车,还有像奴仆一样随侍左右,供其使唤差遣。更有甚者,伍子胥为了让吴王相信勾践不是真心归顺,当着勾践的面叫他的王妃雅鱼去陪侍晋国使者,供其夜晚欢愉。
勾践为了取得吴王信任,亲自安排自己的女人去干这种肮脏的事情,还特意嘱咐:“一定要陪好”。
越王勾践能够做到的还不止这些,为了得到吴王夫差的彻底信任,早日放自己归国,还在夫差病重时将他的大便用手指挖上,放口中品咂,以诊断其病因。
吴王夫差果然被其感动,放其归越,勾践回到越国后,为了不忘曾经的苦难和耻辱,每天睡在柴草上,舔舐苦胆,以明其志。
卧薪尝胆这个故事流传甚广,但是历史上并没有权威记载,唯有《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而这个成语来自于北宋文学家苏轼写过的一篇文章《拟孙权答曹操书》,北宋的苏轼为三国孙权虚拟一篇书信给曹操,信中,苏轼发挥想像,戏说孙权“卧薪尝胆”。这个无中生有的事,与勾践并不相关。
到南宋时期,吕祖谦在《左氏传说》中,谈到吴王夫差“坐薪尝胆”。明朝张溥在《春秋列国论》中说,夫差位,为报父仇,卧薪尝胆激励自己,看上去也没有勾践什么事情。
但是据我判断,当时勾践为了存国,在吴国确实受尽屈辱,其身体力行、立志复仇,做出卧薪尝胆这种事情,在逻辑上还是说的通的。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卧薪尝胆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回事是真的吗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