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简介生平(中国人林语堂简介)

林语堂与鲁迅谁的名气大,谁的文学造诣高?

优质回答

单就文学方面的造诣而言,林语堂与鲁迅两位都是公认的文学大家,造诣都很深,应当不分伯仲,各有千秋。

在文学的表现形式上,林语堂与鲁迅是风格迥异的两个人。一个铁骨铮铮,一个闲适清淡;一个横眉冷对,一个理智乐观;一个将笔当作投枪匕首,一个用笔书写性灵;一个置身时代洪流,作英勇无畏的抗争,一个跳出风雨飘摇的漩涡,担起文化使者的责任……

在文学成就的奉献上,鲁迅用他的杰出思考剖析了传统的诟病,并用“呐喊”唤醒了沉睡中的国人;林语堂用他的智慧,成功将中国文化的精髓介绍给了西方,改变着世界对中国的偏见和看法。

他们的作文风格不同,奉献的领域也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为社会、为人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都曾获得过诺贝尔提名。从这些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民族的脊梁,都是文坛不可多得的巨匠,本无高低上下之分。

若论谁的名气大,倒是要看看是站在哪一个时空里了。

鲁迅的文笔具有时代和地域特征,他是深刻揭露旧中国社会诟病,引领人们走向光明的先锋代表。因而在我们中国,鲁迅的名气显然是大于林语堂的。但在世界范围内,由于林语堂中西文化使者的身份,或许被外国人认可的程度更大于鲁迅。

但不论谁的名气更大,并不能影响人们对两位大师的认可与钦佩。他们成就斐然,奉献卓著。应该是并列的存在。

论林语堂与鲁迅的名气,在当下中国(尤其是中国大陆)当然是鲁迅名气大,因为教科书里有鲁迅,受过基础教育的人都读过他的文章,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地读。而林语堂,很多人还不知何许人也。在海外,知道(道听途说)鲁迅和林语堂的名字的人数估计不分仲伯,若问读过谁的书或文章,一定会是林语堂的读者多。说到文学造诣,各有千秋。因此,若是在当下去比,两个人分不出高下,各自在不同受众里各有千秋。若是一百年以后再来问这个问题,我可以肯定地回答,林语堂会在鲁迅之上。何出此言?

林语堂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一种只管自己的事。另一种管别人的事。前者吃草或素食 如牛、羊及用思想的人是。后者属于肉食者,如鹰、虎及行动的人是。其一是处置观念的;其他是处置别人的。”借用他的话,可以将林语堂自己归为前一类,即只管自己的事的人,他自己也是将自己归属此类。而鲁迅,我认为应该归为“管别人的事”的人。林语堂谈的是个人的自我完善,“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不是’开启心智’“;鲁迅是在呐喊,语不惊人死不休。他有伟大的使命感,要去唤醒一个民族,引导着他们去走他认为正确的路,一条不曾有过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林语堂不愿意自己属于某个派系,他致力于完善自我,他认为自我完善了,就能走出正确的路,正确的路有很多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路。鲁迅认定了自己认为正确的路,他希望唤起别人也来走这条路。如果说鲁迅是思想家,林语堂就是哲学家。思想家告诉你何谓对错,给你方向和理想。哲学家让你自己去决定对错。思想家永远只能获得某一群体的认同,而哲学家有可能获得全人类的认同。

林语堂的语言是浸润型的,儒雅而益显深刻,冷嘲热讽而不乏幽默。鲁迅的风格是疾风暴雨式的,如钢刀,如匕首。林语堂是智者,鲁迅是斗士。时间总是对智者要宽容一些,对斗士则总是很苛刻。

鲁迅和林语堂之间因什么反目?这主要是谁的问题?

优质回答

小阿蛮来回答一下吧。

我认真看了楼下几个朋友的回答,有的回答了起因但是没有进一步分析原因,有的回答离题比较远。下面我试着来总结一下看看:

一、鲁迅和林语堂的两次”交恶“

1936年,鲁迅逝世的时候,林语堂写过一篇文章,他在文章里面说:

鲁迅与我相得者二次,疏离者二次。其即其离,皆出自然,非吾与鲁迅有轾轩其间也。我始终敬鲁迅。鲁迅故我,我喜其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大凡以所见相左相同,而为离合之迹,绝无私人意气存焉。

我们可以看林语堂这段话,这段话很长,其实他把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已经说的很清楚。他们之间,有两次的”反目“,但不是出于什么个人恩怨,林语堂到最后还是敬重鲁迅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鲁迅跟林语堂他们为什么会反目;至于他们之间友好的关系,今天就先不说。

二、鲁迅理和林语堂”反目“的起因

其实他们两个人交恶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起因非常小。

这件事情在鲁迅在日记里面有记载,1929年8月28日:

小峰来,并送来纸版,由达夫、矛尘作证……同赴南云楼晚餐,席上又有杨骚、语堂及其夫人、衣萍、曙天。席将终,林语堂语含讥刺,直斥之,彼亦争持,鄙相悉现。

我们看鲁迅这段日记,简单来说,就是他们两个人在吃饭的时候说话起冲突了,并且,两个人有互不相让的架势,说着说着,可能国骂都出来了。

事情的起因:鲁迅跟北新书局他们之间存在版税和稿费的问题。北新书局的李小峰是鲁迅在北大的学生。这时候,鲁迅他一方面是北新书局的编辑,另一方面也是北新书局的作者。可是北新数据经常拖欠鲁迅的版税,还有拖欠其他作者的稿费。这样一来鲁迅就很生气。在跟李小峰交涉几次没有结果之后呢,鲁迅就请了律师来跟北新书局打官司,要维护自己的利益。

后来,郁达夫就出面来说和调解。鲁迅跟北新书局之间的矛盾就暂时得到了缓和。这次他们这么多人在一起吃饭,就是双方和解之后的聚餐。在场有很多人,鲁迅、林语堂、郁达夫等很多人都在。这件事郁达夫也有在他的文章里面说到了,他就说,这一次鲁迅和北新书局打官司,是因为另外一个同行的挑拨。而林语堂,对事实的真相不是很了解,人又爱说话。在吃饭的时候了他就说了几句维护这个人的话。这样就引起了鲁迅的不满。最后两个人就发生了言语上的冲突。

这件事发生在1929年。其实在这之后,鲁迅和林语堂并不是就断绝来往。相反,在1933年的《鲁迅日记》里面,还很多次提到和林语堂之间的交往,比如说收到他的信,或者是给他回信,或者还在一起吃饭。包括鲁迅《两地书》出版的时候,鲁迅还把书寄给了林语堂。

他们之间第二次的误解就比较深了,是他们两人”反目“的最主要原因。

起因是鲁迅劝林语堂,应该多翻译一些西方的古典文学到中国来。但是林语堂就说,这种事情是老年人做的工作。他不做。这样这件事之后,两个人就彻底失和了。

从上面这两件事来看,鲁迅跟林语堂之间的不合,最开始是因为在那次吃饭的时候,两个人发生了言语之间的冲突。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第二次,是因为他们两个人的文化理念,还有他们的价值观不一样决定的。

三、鲁迅和林语堂”反目“的原因

鲁迅的情况咱们比较熟悉。鲁迅他是坚持思想革命,还有文化批判还有社会批判的。这三方面从一开始到他去世始终没有改变。

而林语堂呢,最开始的时候他跟鲁迅是一致的,也是坚持文化批判。但是到了后来他就转向把中国传统文化介绍给世界这方面的工作。也就是说林语堂的思想观念是发生过变化的。

还有一点,鲁迅他所接受和理解的西方文化主要是来自日本那边。鲁迅是从来没有去过欧美国家的。他所接受到的,比如说社会进化论,或者是尼采叔本华他们这些理论,全都是经过日本翻译过来的。而林语堂呢,他的欧美生活经验比鲁迅丰富得多的。一方面,他既了解西方现代文化的长处。同时,他也能够认识咱们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一方面。

我们知道,鲁迅他是一直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就是我们熟悉的国民性批判。虽然不能说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是全盘否定,但至少和林语堂对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一面的认识相比,鲁迅是较为偏激的。

到后来,林语堂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这样他就更加坚信自己的做法是更加合理的。所以这就可以解释他为什么从最开始的文化批判转向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是是按鲁迅说的,把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

上面这一点总结起来说:鲁迅那边的情况,他做的事情是文化的启蒙,而林语堂他做的是文化的推介。两个人的侧重点是不一样。

后来,鲁迅对林语堂的文化,还有他的文学主张,就是林语堂的小品文,进行了很强烈的批判。鲁迅就认为林语堂已经背叛了最开始的誓言和意志。

其实咱们现在来看林语堂,他并非是意志的不坚定。实际上,林语堂他接受过欧美的观念和教育,思想上是一个比较自由的人。鲁迅更多的是出于现实的需要来考量文学,而林语堂则是从文学(文艺)本身出发来做工作。两个人的价值观,或者说出发点已经不一样。

有一段时间,因为鲁迅批判过林语堂的缘故,林语堂在国内的情况很惨淡。这个跟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但是我们现在来看,其实鲁迅和林语堂,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只是两个人所选择的道路不同而已,既不能简单归结于某个人的问题,也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我是小阿蛮,关注文学和植物。以上是我的回答,非常感谢大家的阅读支持。

鲁迅和林语堂的关系,基本上是“渐行渐远”的关系,但是说到“反目成仇”似乎有些夸张。林语堂对鲁迅其实是很敬重的,但是这种敬重是“平等”前提下的敬重。如果非要说“反目成仇”的话,大约应该是在鲁迅方面表现的更加明显一些。

鲁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有着极大的和深远的影响力的大文豪,同时也是一个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的斗士。当然,鲁迅还是一个有着极其鲜明的个性的人,他的坚韧不屈,战斗到底的人格令人敬佩,但是相当多的文史资料表明,鲁迅是一个不好交往的或者说不好打交道的人。性格坚硬偏激应该是鲁迅的最大的特点。

其实,有很多的文人甚至文豪和鲁迅,更确切地说鲁迅和很多的文人和文豪都有“反目成仇”的经历,不仅仅是林语堂,相比较而言,鲁迅和林语堂之间的“交恶”要平和的多,两个人之间都认为算是“交恶”的事件当中,最实质性的针锋相对不过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因言语不和“互骂”而不欢而散,事后林语堂在的日记当中说鲁迅是“神经病”,其实只是抱怨鲁迅过于敏感。而鲁迅在自己的日记当中泽表示了“鄙相悉现”的厌恶。这连个人的态度也反映出了两个人的性格特点——鲁迅性格坚硬又偏执,而林语堂就显得比较幽默和从容。

其实,鲁迅和林语堂之间的关系还还是很密切的,他们在形同路人之前的交往长达十一年。林语堂小鲁迅十四岁,在林语堂留学回国之后的几年里,鲁迅对林语堂比较关心也比较关照,当然因为一些琐事也有过一些所谓的口角,但都不能算交恶,就是那次朋友聚会因为言语不喝导致互骂不欢而散也并没有让他们停止往来。总的来讲,林语堂对鲁迅还是很尊重的。

但是鲁迅是一个“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人,在他看来,如果两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不同,就没有交往的必要了。他和林语堂之间的“渐行渐远”的根源就在于鲁迅认为“道不同”,不仅如此,林语堂还是个“不听劝”的人,因此也就没什么继续交往的意义了。

具体来说,就是鲁迅曾经建议林语堂多翻译一些西方的古典或经典文学作品,而林语堂却回答“等我老了再说”。那个时候林语堂的主要精力是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翻译给西方,并且这种文化的传播恨有成效。林语堂的工作对于增进西方对中国的了解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很有意义,这也是林语堂的贡献之一。

而鲁迅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总的来讲是排斥的,不屑一顾的。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就是“批判”。他非常希望林语堂也能加入到“批判”的阵营当中,他是希望用西方的文化来影响和唤醒“国民性”的。林语堂的回答让他十分失望。

“这时我才悟到我的意见,在语堂看来是暮气。但我至今还自信是良言,要他于中国有益,要他在中国存留,并非要他消灭。他能更急进,那当然很好,但在我看来是绝不会的,我绝不出难题给别人做,不过另外也无话可说了。”——鲁迅。

但在林语堂看来,自己究竟干点什么是自己的事,有自己的规划,对于鲁迅的“建议”或者“规劝”林语堂没有采纳,他也很老实的告诉鲁迅“等老了再说”,他的个人规划也的确如此 ,但从根源上是两个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和态度的实质差别。

所以,如果说鲁迅和林语堂“反目成仇”的话,我觉得责任应该是鲁迅更大一些。

“鲁迅与我相得者二次,疏离者二次,其即其离,皆出自然,非吾与鲁迅有轾轩于其间也。吾始终敬鲁迅,鲁迅顾我,我喜其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林语堂。

近现代历史上著名学者林语堂后来结局如何?

优质回答

3月26日,纪念世界文化大师林语堂逝世45周年活动。

主办方:漳州平和县板仔镇政府.平和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中共平和县委台港澳工作办公室.承办单位:平和县林语堂文学馆.平和林语堂研究会,协办单位:厦门卫视,平和县融媒体中心.林语花溪平和县书法家协会.嘉樱琴筝培训中心。主讲人:林木懋予给大家讲述林语堂写的一本书《京华烟云》诗词品鉴与国学之美,还有厦门主持人陈声热情的介绍林语堂花溪生活地方的情景,也有平和县林语堂研究会长许少梅上台主持弹琴表演,朗诵表演,两位新老平和书协主席叶长生,林耀金同台献艺展示书法作品,还有平和县文体旅游局长致辞,林语堂是一位漳州著名作家,他出了许多书集,长年在美国住过,书读得很高,读到博士以上。就这样,在主持人带动大家热情掌声中,成功的结束了节目。

胡适、林语堂、鲁迅谁的文学造诣更高?

优质回答

当然是鲁迅先知

能此问题的太少了,因为回答者必须具备如下条件,首先这三个人的文学作品都通读过,对他们语法,结构,故事的艺术性一目了然,并具备一定的文艺评判水准,否则,作出的判断也是一叶障目。

今天是作家林语堂忌日,您读过他哪些作品?

优质回答

林语堂先生是新道家代表人物,文章结构大多很随便。自然粗朴的气息浓郁,文章观点层出不穷。

我拜读过他的作品有《京华烟云》。

《京华烟云》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三十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

1975年,凭借《京华烟云》林语堂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今天是林语堂先生的忌日,的确应该献上我的一份诚挚的追思。

最近几年,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几乎成了我的枕边书。先生是一代国学大师,也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他的文学造诣在国际上的影响可见一斑。

旧中国在我们的书本文字中和老照片里,除了破败凋敝,就是荒凉凄惨;除了小脚女人,就是灰头土脸。但在林语堂先生的笔下,旧中国竟然是那么让人神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是那么浪漫高雅,成了完美生活的范本,成了快意人生的典范。莫非先生也逃脱不了谁出国谁爱国的俗套吗?字里行间对中国人的诗书茶酒花以及亭台楼阁榭的描写,岂止让老美流口水,连我们中国人自己都表示可惜,都怪自己活错了年代,真想穿越到他笔下那个美妙的年代去。

也许与书也有缘分深浅之别,他的名著《京华烟云》我至今没有读过,想必这辈子可能也就错过了。

如何看待苏东坡传中林语堂对王安石的评价?

优质回答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里说的王安石就是个无脑的奸臣小人,把他贬的不堪入目,林语堂始终是个小说家,小说家!王安石是个有胸怀的正人君子,林语堂喜欢苏轼,苏轼反对王安石的新法,林语堂自然拥护苏轼去贬王安石。如果你想了解真正的王安石,我建议你去看看梁启超先生的王安石转,那才是真正的正人君子,不要去信那些所谓的传记。

人物传记 强调的更多的是个人真性情。

何况人物传记很多内容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而不会重视考证训诂。

其实苏东坡传 并没有对王安石进行贬低,当然也没必要去褒奖其变法。 在中国历史上,改革可以说极难获得成功的,我认为除了商鞅变法,张居正以外,其他基本上体现在改革的意义是进步的,但都没什么成效。

而我们学得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本身就带着革命的情愫。肯定是对一切变革都大肆赞扬的。

林语堂是民国初期有留洋背景的学者,横贯中西,文笔优异,只做学问,不问政治。他笔下的王安石却是个图强变法的政治人物,只能从文人的角度评价做为文人的王安石。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林语堂简介生平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