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是广西重要的海洋渔业基地。近年来,该市通过绿色生态养殖与科技创造,不断激活蓝色引擎,打造向海经济。2023年,北海市水产养殖企业19377家,养殖面积58.06万亩;水产品产量125.65万吨,其中海水养殖85.5万吨,排广西第一位。
作为全国首批民族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其中一个,北海市探索出生态与生产相结合的渔业新模式。位于北海银滩南部海域的民族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是北海市海洋牧场建设的核心区域其中一个。该示范区已完成315公顷的用海面积,成功投放3176座人工鱼礁,有效促进渔业资源的恢复和渔业生态环境的改善。除了这些之后,北海市还积极推动广西精工民族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采用先进生态修复技术,致力于海洋资源的增殖保护,为全国海洋牧场的建设与管理提供有益经验。
小棚对虾养殖基地工人正在投喂对虾。邓蕾雅 摄
在技术创造方面,持续推动养殖模式转型升级,其中工厂化养殖和小棚养殖等现代化养殖方式已成为行业提高的亮点。“依托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科研力量,研发出高效循环水养殖体系。通过工厂化养殖提升对虾产量和质量,确保每一只对虾生长环境都处于最佳情形。”广西海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柏翰介绍说,预计第一期项目完工后,公司年产300吨对虾,产值可达1500万元。
在支持保障方面,北海市政府积极推动养殖技术的革新和设施设备的完善,通过资金补贴、技术支持等多种形式,鼓励养殖企业和渔民采用现代化养殖技术,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近几年全市小棚对虾养殖模式实现快速提高,养殖面积达1.6万多张,高效、环保的养殖模式已成为渔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同时,北海市不断强化科技创造与管理模式的升级,通过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渔业生产环节的智能化升级,实现资源精准管理。创造渔光互补技术模式,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大力提高深海养殖、设施渔业,实现从传统的近海养殖向高效、环保、精细化的路线转型。据统计,目前,北海市涉及水产品加工企业15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0家,已聚集了国内约60%的虾滑产业工厂,虾滑产量居全国首位。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阮蓓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