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河老龟为什么要向唐僧问它自己的寿命?
优质回答
老龟都修行了一千多年,是想让唐僧问佛祖什么时候能得人身,脱掉这龟壳。
当时唐僧是满口答应的,可取经回来的路上,老龟提起这事时,唐僧只能说:“这。。。”,原来唐僧把这事忘记得一干二净。老龟顿时就怒火冲天,一下子把师徒都给翻到河里了,还把好好的真经给弄湿了。
其实仔细想想,唐僧即使想起来了,也是不会问佛祖的!
为何?很简单,佛家讲究一切顺缘,一切有缘。也就是说,老鼋能否得人身,根本不是时间问题,而是缘份问题,只要他的修行到了,马上就能脱壳变人形;如果修行未到,再等一千年也未必能成功。
但是,这又是不能说破的,更不能问。问了,就犯忌了,如来就会认为唐僧修行还没到家,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没搞明白,还敢来问领导,说不定他成佛之事先泡汤了。
所以,当这老鼋突然问起这个问题,唐僧真不知该如何回答。是告诉它自己没问呢,还是提醒它根本就不该问?
唐僧这一犹豫,老乌龟就发火了:肯定不把我的事当一回事,还想我驮你们!没门!走你!
他将身一幌,扑哧一声淬下水去,把唐僧四众连马并经,通皆落水。也算是一难
这一难,表面看起来是让唐僧完成九九八十一难,实则是考验这老龟的,如果这老龟能顺利驮唐僧师徒过河,相信很快就能得正果。然而老龟却有点小肚鸡肠,做出了最愚蠢的行为,把他们翻到河里,这一切的做法,如来佛祖可是看在眼里的,试想,如果这样的小气量都能得正果,那人们还需要什么修行?
佛家讲究包容、大爱。能够见众生才能得正果。这老龟见到的只能是自己,与佛的缘分相差太远。
通天河老龟,为什么要让唐僧帮忙问佛主,自己何时才能修成正果?
因为老龟为了修成正果,已经努力修炼了一千年,而且这努力修炼的一千年中,老龟日思夜想的也只有这么一个问题。
当你努力了一千年,日思夜想了一个问题一千年的以后,突然发现有人可以给你答案,于是你就去请求这个人告诉你答案,这也太正常不过了吧。人之常情。
结果唐僧到西天以后忘了问佛主关于老龟的事。唐僧这记性真是害人。
当老龟知道唐僧忘了问以后,非常绝望,感觉天都塌了,于是老龟做出了非常冲动的决定,连人带经书全部翻落河中。
要知道那可是成佛后的唐僧师徒啊!那可是大成佛法的经书啊!先不说罪过有多大。单就说如果老龟不冲动,渡佛过河,渡佛法真经过河,这得是多大的功劳,说不定渡过去了以后马上就能脱掉龟壳,幻化成人形。
修行了一千年换来了第一次渡唐僧过河的缘分,第一次渡唐僧过河换来了二次渡唐僧过河的福报,缘份与福报都给了老龟,可惜老龟修行不够没能把握住,怪不得别人。这个故事也从侧面反应说明了佛法一切随缘,皆有定数。
佛法还告诉我们,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切记。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为何最后“忘记”帮通天河的老龟问寿命?
优质回答
唐僧一直自诩“出家人不打诳语”,可他食言了,他也撒过谎,而且还撒了三次。
第一次骗孙戴了紧箍咒,第二次骗了女儿国国王,第三次骗了通天河老乌龟。
今天说一说唐僧是怎么骗老乌龟的。
观音菩萨收了金鱼精之后,就带着金鱼上天去了,留下唐僧师徒四人犯了愁。
这通天河,长无边无际,宽八百里,、八戒、沙僧三人没啥问题,腾云驾雾就过去了,可是唐僧不会飞,按照西天定下的行业规矩,不允许猴哥带他一起飞,否则判定为作弊,累计超过三次,出局!
所以,唐僧只能坐船。
猴哥正安排村民造船,忽然河面上有只老龟露头了,大叫道:“大圣,不要浪费钱财了,我驮你们过去就是了!”
猴哥很高兴,就带着唐僧一行上了老龟,唐僧在老龟背上提心吊胆的,担心老龟使坏,猴哥对老龟说:“老龟,你不要乱搞事情,否则我一棍子打爆你的头!”
老龟哆哆嗦嗦道:“不敢,不敢!大圣放心!”
快到岸边,唐僧对老龟表达了谢意,他说道:“老龟,这次多亏了你了,我也没带啥礼物,你看,这多不好意思啊!”
老龟笑道:“圣僧客气了,举手之劳,我倒是有一事相求,不知可否帮忙?”
唐僧说:“请讲,我能帮的一定帮!”
老龟说:“我在此修炼了1300年,会说人话了,但还不能变为人形,等圣僧到了西天,问一问佛祖,我何时才能得到人形?”
唐僧说道:“好的,我问,我问!”
几年之后,师徒四人取经归来,一路乐乐呵呵的,猴哥可以回花果山了,八戒可以回高老庄了……
他们四个又经过了通天河,这次又是坐了老龟快艇,快到了岸边,老龟问道:
“圣僧,我让你问的事你问了吗?”
唐僧一听,猛的一拍脑门,说道:“哎呀呀,我见如来佛一紧张,什么都给忘了!这太……”
老龟打断了唐僧的话,怒道:
“老秃驴,你说话怎么像放屁似的!”
老龟一发火,屁股一撅,一下子把师徒四人掀翻到了河里,之后,老龟滋溜一下没影了!
说了这么多,唐僧为何不帮老龟问啊?
一则唐僧太紧张了,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见到了如来,一激动,什么事都忘了!
二则唐僧不好意思,如来佛日理万机,哪有功夫管老龟的闲事。
三则唐僧存有侥幸心理,他以为日后再也不见老龟了,当时随口答应一声,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人鱼薇沫】不是取得真经过于高兴忘记了问,也不是懒惰不想问,是不敢问,问了就相当于出卖了一个人。
书中这一段因两个佛向唐僧要贿赂,而搞得众人心情不佳,似乎是故意引导读者忘记老龟这事,实际上藏着个玄机,是不能问的。
一、这河里藏着哪位妖精?
吴承恩《西游记》唐僧师徒里面,谁最狡猾?相信绝大部分的人都会说是老猪,猪八戒,猪八戒这人,贪吃好色,好吃懒做,有事没事都想睡个懒觉再说。那么唐僧师徒里面,谁最老实巴交?相信更多的人会说沙僧,特别是唐僧,唐僧还经常会把“出家人不打诳语”这话放在嘴巴上。
在《西游记》的原著里面,是这样写道的,唐僧听到老龟的问话之后,唐僧无言可答,他沉吟半晌,不曾答应。结果就是,大老乌龟看唐僧沉默许久,已经知道了唐僧并没有帮他向如来佛祖询问过有关他寿命的事情,大老乌龟马上就把身子一晃,唐僧和经书纷纷就落到河里去,幸亏孙眼明手快,把师傅唐僧给救了上岸。
唐僧磨磨蹭蹭也不说问过还是未问,那是因为他不打“诳语”,可又不愿意直接说未曾问,这才惹得老龟动怒,把他扔下河里。
虽然唐僧老实,但在大事上他可从不含糊,他骗过孙戴紧箍咒,骗过女儿国国王未回来,也骗过老鼠精吃孙变得糕点。
在一次次与妖怪的交手中,他也变得审时事起来。
所以对于一路上帮过他的人,害过他的人,他也是有考量的。
就是当时唐僧初过通天河这时,通天河有一个叫做灵感大王的妖怪,专吃小朋友,孙开始降伏不了,后来请观音菩萨出手,原来,这灵感大王原本就是观音菩萨养的宠物金鱼。当时观音菩萨来到通天河收服妖怪的时候,念了七遍这样的咒语,“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咒语反反复复地念了七遍啊,结果河上马上就飘浮许多的鱼虾之类的尸体来,一大片!不是说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吗,难道这河里真的布满了这么多妖怪?
二、要在意菩萨的名誉
当然不是,菩萨的宠物犯过,这事有损她的声誉,所以把小河里的活物一锅端了。
孙是个聪明猴子,很多事看破不说破。猪八戒比猴都精,是个见风使舵的。沙和尚全赖菩萨帮忙才逃过一劫,还指望菩萨以后帮忙说好话,肯定不会多言。
而且平时也像个锯了嘴的葫芦,除了说:“大师兄,二师兄,师傅被妖精捉去了。”也不会说别的了。
而唐僧平常看似老实巴交的,可通天河这事他也看了个明白,他聪明得很,哪会还会替大老乌龟问起寿命的事情呢,如果到时候问了,扯出了观音菩萨在通天河的这事,那可怎办呢?
那岂不是就得罪了观音菩萨吗?这样的事,唐僧自然也不会干,他能干的,剩下的自然就是装糊涂不敢去问如来啦。
所以说,在《西游记》里,唐僧为何不帮通天河那老龟问寿命?不是忘了问如来,而是唐僧根本就不敢去问如来。
【我是人鱼薇沫】年读书超过100本,提升自我成长,帮助他人认清世界,离开狭窄的个人天地,如果这答案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点赞,谢谢。
朋友,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用,请给我留言几句话,这对我的写作帮助很大,谢谢,有你支持,我在这条路上才能走的更远!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什么意思?
优质回答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诗表现了曹操热爱自然、蔑视天命、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抒发了他那变革现实、统一祖国的豪情壮志。诗人认识到了人的生老病死,却不消极,他要用建功立业来弥补人生这一憾事。
此句出自曹操四言乐府诗《龟虽寿》,作者以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自比,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心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表现了曹操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笔力遒劲,韵律沉着,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的得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龟虽寿原文及翻译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