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剧情介绍(大明王朝1566剧情解析)

《大明王朝1566》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情节?

优质回答

御前会上的嘉靖跑去小便。

御前会议关系着国计民生。以徐阶高拱张居正为首的清流和严党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此时,躲在幕后的嘉靖坐山观虎斗,甚至还特意跑去小了便。此时的东南倭寇肆虐,北边鞑靼常常入侵,而作为大明朝的皇帝,亿万百姓的君父,嘉靖却毫不在意。

改稻为桑是怎么提出来?

严嵩把持朝政二十多年,弄得国库亏空。为此,严嵩弄出个改稻为桑的国策。这个国策并非是严党深思熟虑的结果,而是严嵩借着张居正的意思,顺口说出了这个主意。改稻为桑的国策关系到浙江千千万万百姓的身家性命,却是这些朝廷重臣无意之中拍脑袋想出的办法。即使是这样,底下的朝廷官员也要说改稻为桑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

严世蕃毁堤淹田。

改稻为桑没有足够的钱来买田,于是严世蕃想出了毁堤淹田的办法。严世蕃毁掉的那个新安江堤坝在去年修筑的时候花掉了二百万两银子,为的就是多卖五十万匹丝绸。这些丝绸一共能卖白银七百五十万两。牺牲的的却是九个县几十万老百姓身家性命,平均下来,一个人才值多少银子?这点银子,上面的嘉靖少修几个宫殿就够了。

后来胡宗宪为了赈济百姓,到处去借粮食。无论是以严党还是以忠臣自居的清流都不愿意借粮食给他。正如赵贞吉所言:“两边的人都不愿意我借粮给你,死十万人,百万人也只是个数字呀。”徐阶高拱张居正还自称是大明的忠臣。

沈一石的结局

沈一石骨子里是个文艺青年,只是无奈做了商人。即使是当时的江浙首富又如何,正如严嵩所说的那样:

“历来造反的都是种田的人,没听说商人能闹翻了天。”

说到底,沈一石不过是织造局和严党敛财的工具罢了。

冯保和吕芳告别。

吕芳对冯保可以说有天覆地载的恩情。吕芳去南京之前,甚至还用嘉靖给他的仙符保住了冯保。整部剧中两个人长谈了两次,都是吕芳对他的谆谆教导。冯保感激涕零,并且表示

“真要有那一天,儿子第一个接您回来。”

吕芳看着自己的傻干儿子,尴尬的笑到:

“一朝天子一朝臣。”“真到了那一天,我也回不来了。”

一个人有贫富贵贱,地位高下之分,但是人和人还是有感情的。嘉靖和吕芳主仆情谊,严嵩和胡宗宪师徒情谊,海瑞和王用汲的朋友之情。他们也都为对方考虑过,只不过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的。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顺手点个赞哦~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嘉靖是对的咯,黄河比喻贪官,长江比喻清流,贪官要惩治,清流也要整治。明朝的清流结成朋党,排除异己,也是一只毒瘤!

怎么评价《大明王朝1566》这部电视剧?

优质回答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需要很多内容,这里简单拿毁堤淹田政策执行过程中,来感受这个官场从上到下的腐败:

胡宗宪祈求延缓执行“改稻为桑”国策推行,结果奏疏被打回,通过他跟谭伦的对话,我们更加深了对胡宗宪的理解,也明白了他为什么要谭伦离开总督府。

可是他俩万万没有想到,底下的人竟然背着他们搞了一个大动作——水淹九县!

一、

我们看《雍正王朝》,会觉得雍正帝老牛了,为民做主不惜跟统治阶层斗争。而看《大明王朝》,会觉得几乎所有人都在拿着人民当棋子,来互相博弈。都说皇上是为民做主,可是这个嘉靖帝离得好远好远,也告诉我们,期待明主过来救百姓,不如自救!

这时候大家要思考一下,为什么99年上映《雍正王朝》,07年上映《大明王朝》?

回到剧情,镜头到了制造局,我们看这个制造局,已经相当有规模了,人们训练有素,织机整齐排布,而且工人还是两班倒。这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时候,讲到的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也是改稻为桑之后老百姓的去路之一。

进了屋子,一个细节是落座顺序,明朝还是非常讲究主次的,沈一石作为主人,也只能把正座让出去,后来就是上茶,杨金水闻了一下茶,马上就知道这茶不错,而且是极品!

沈一石搭话:

“今年第一茬的狮峰龙井。”

插入解释一下沈一石,这是沈一石在剧中第一次出场,浙江富商,粗布粗衣,依附于朝廷,有点类似于民国时期的大财阀。不过杨角风猜想,这个人原型很可能就是明朝首富沈万三!

这也说明,这个杨金水真的是见多识广,也从侧面表明,他们这些地方太监,到底有多腐败?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一下,第一茬的正宗狮峰龙井价格?市面上是买不到的哦,都是特供,总共就那么几棵茶树!

随后,沈一石相当慷慨,严嵩父子每人两斤,吕芳也是两斤,在座的郑泌昌和何茂才,相当于副省长和公检法书记每人一斤。这个比例,其实跟改稻为桑后几个人分赃的比例一致,也说明,大家早就心照不宣了。

而沈一石却喝的白水,杨金水还说他装穷,其实自古如此,商人在官府面前露富,如果没有马上被宰,也只说明还没有养肥。

二、

杨金水坐定后,开始分配任务,首先给沈一石画饼:

“三十万匹丝绸啊,上面打招呼了,十万匹让江苏的老胡来干,二十万匹让你来干。”

为什么是江苏的老胡?这里没有看懂,或许是胡宗宪的亲戚吧,毕竟大明王朝这部剧中对他有刻意的拔高,实际史书上记载他也贪财的,不知道这里是不是一个暗喻。

不过这句话也表明沈一石跟官府搞得不错,其实沈一石已经成为了利益链条的一环,而且还是重要的一环,就类似于每次省里来人,都到某地消费一样,还不用付钱。

随后几个人商量的过程就省略了,总之沈一石提出,按照这个要求,至少需要五十万亩桑田。

这时候何茂才不小心说漏了嘴:

“那可就不止多产二十万匹丝绸了!”

言外之意,这多产出来的利润该怎么分?

沈一石苦笑一下,说到自己的织机和绸行开的再多,也是给制造局和在座的大人们开的。这下子大家都满意了,也暗示着,后面的毁堤淹田,对这些官员来讲有巨大的利益可分,变成了人人需要维护的事情了。

大家商议好了利润怎么分,可是还缺背锅的啊,那个背锅侠马宁远呢?

为什么他成了背锅侠?

他本是胡宗宪提拔的人,可这时竟然背着胡宗宪跟浙江二把手、三把手搞事情,还没有利益可分,关键还没有退路,这不是背锅侠是什么?

三、

不过马宁远并没有想到他们真的是背着胡宗宪搞,所以一开始也是不答应:

“什么,这事要瞒着部堂大人?”

也从侧面表明大明朝官员已经荒唐到什么程度了?简直不能用惊讶二字,而要用上刷新三观来评价。

不过要是以此评价马宁远还有点良心,也是过了,他并不是反对毁堤淹田,而是反对这事没有告诉胡宗宪。

其他官员轮番上阵劝说马宁远,不劝不行啊,不然日后谁来当这个背锅侠?

何茂才先忽悠说上面来的信,马宁远第一反应是严嵩和严士藩不信任胡宗宪了,但是仍然不肯松口;郑泌昌接着忽悠,说其实是为了瞒着谭伦,马宁远还是不干;还是杨金水厉害,他说的话我给贴上:

“我问你,你听胡部堂的,胡部堂听谁的……肯干事认上司,这是你的长处,可是肯干事不是指一指就拜一拜……”

这句话要了马宁远的命,意思就是说,有些事胡宗宪不便于自己表态干。有点类似于嘉靖帝哦,官越大,越愿意让下面的人猜测意思,猜对了,那是上面圣明,猜错了,那是下面愚笨。显然马宁远想做一个猜对的人,认为这样做既可以挽回胡宗宪在严嵩等人心中的印象,又能不得罪裕王那边,对于本身对自己的能力就不信任的马宁远来讲,这是一次效忠的机会。

其实不是他没有想过这样做的后果,而是杨金水的这句话,就注定了他要替胡宗宪挡雷,而且这个雷此时在他看来并不一定会炸:

“这么多县被大水演了后,不能饿死人!我不能让部堂大人到时下不了台。”

马宁远思索良久竟然提出了这么一个条件,想下台?那是不可能的啊,傻知府!

四、

马宁远答应了郑泌昌和何茂才的建议,即使最后提出的条件也并不是真的怕老百姓饿死,而是担心饿死老百姓后,胡宗宪下不了台。

由此可见,这些官员心中都在想些什么啊?

另外也让大家认真的思考一下,这几个官员真的不怕死吗?难道大明律法没有规定过官员的行为?这种跟大屠杀没有两样的决策从他们嘴里出来,真的不怕朝廷问罪?

其实很简单,这个朝廷此时已经黑白不分了,大家都在忙什么呢?

都在忙站队啊,一方面是裕王一伙,他们为了倒严而倒严,只要对倒严有利,不管做什么,即使全浙江的人死了,也没关系,在他们眼中也不是罪过,甚至还会当成功臣,毕竟倒了严嘛。

对于严党来讲,只要能让嘉靖帝满意,不管下面死多少人,只要能补上亏空,就没有问题。从而带动下面一长串的官员,只要严嵩和严士藩满意,下面怎么做,都没关系。

但是以明朝嘉靖帝的手段,还有监视全国官员的锦衣卫,出了这么大的事,就凭这几个人守口如瓶就没事?

当然不可能,唯一能解释的就是,这些官员料定了嘉靖帝不会派人来查,也不敢查,一查对所有的当权者都不利,当然除了裕王他们认为对倒严有利。

郑泌昌和何茂才是掐准了马宁远和胡宗宪的七寸,巧妙地利用他们俩对上级的忠诚,导致一旦追责,上有胡宗宪顶罪,下有马宁远顶罪,他俩反而平安无事。

这边已经定了毁堤淹田的策略,那边胡宗宪还嘱咐谭伦去戚继光那里,并没有赶他离开浙江。毕竟来都来了,这时候即使走了,也于事无补,不如留下,这样严党的人还能有所顾忌。

同时胡宗宪盯着两封信看,一份是严嵩的,一份是严士藩的,把他的矛盾心情刻画的淋漓尽致。

只是,他们打死也没有想到,手下的人竟然丧心病狂干出毁堤淹田之事,那么后面的剧情怎么发展呢?我们下回再讲!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大明王朝,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原创文章,喜欢就关注吧!

有一部剧,导演是张黎,编剧是刘和平,演员是一众老戏骨,拍的是最古香古色的中式权谋,至今仍是明珠一颗,照破山河万朵。

#鉴剧大赏# 世界之辽阔,历史之久远,我们所知甚少,所生之渺小。

这部剧从几百年前的官场厮杀与尔虞我诈讲起,为观众演绎历史长河里泛起的小小波澜。

错综复杂的官场争斗,暗藏玄机的政治戏码

《大明王朝1566》是极其出色的,严谨缜密的叙事结构,跌宕起伏的剧情发展,草灰蛇线的伏笔埋得恰到好处。导演张黎又是摄影师出身,视觉效果堪称一绝,剧里那浓郁深沉的色调就是他赋予的。

历史与现实虚实照应,再加上一票老戏骨精彩的演技,深刻诠释了权力与人性的纠缠,道德与礼法的交织。在这个名利场里,每个人的表现都复杂多变。

而这部剧眼界之开阔,镜头从上至下将每个阶级都看个干净透彻,而所见所闻又真实深邃。

所谓党同伐异,名利场上争权夺利,不外乎是杀意暗藏于心,慈悲放在脸上,最后全靠天意。

如果说近期大爆的《长安十二时辰》借鉴了美剧的快节奏,那《大明王朝1566》算得上真正意义的国产剧。内容是中国官场绵柔温吞里的刀光剑影,波云诡谲,百转千回间,一幕幕都是精彩绝伦的演绎。

人物群像:是非曲直,公道、功绩皆由后人评说

据说当时演员演戏的状态是这样的,现场才背词的演员,全组人都看不起。

由细节处定乾坤,《大明》的古装戏头套,是试戴多次,做得最好最自然的。

这剧有十几个重量人物需要塑造,剧中的人物,朝里朝外,私事公事,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却能条分缕析、纹丝不乱。

而正得益于演员、编剧、幕后人员的互相配合、彼此成就,才使得每一个人物最后都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小荧屏上。

配角方面,王劲松饰演的杨金水,简直神了。

人物内核是作为棋子,该你风光的时候不许你藏着,该你赴死的时也不许你活着,该你活着的时候又绝对不允许你死!

当年如何显赫,鲜花着锦,风光无限;一时机关算尽,装痴卖癫以全人全己;最后身心俱辱,世人皆谤。

三年的时间,恐怕到最后究竟是真疯还是装疯,装的人早已模糊了边界。前尘往事历历如是,一朝天日重见,不过是一句“身不由己”!

这种人物极其错综复杂,而王劲松老师却拿捏得当,完成的十分出色。

赵立新饰演的沈一石,不得不佩服老师扎实的演技,沈一石是全剧最让人动容的一个角色。

“上下挥霍无度,便掠之于民;民变在即,便掠之于商。”充分展现了一个成功的商人,在古代皇权社会下的无奈、挣扎,让人叹惋。纵是聪明一世,怎奈糊涂一时。激流勇进之下,安能自保。

嘉靖皇帝是一个不喜朝堂、喜欢练道修玄的皇帝,他避居西苑长达二十多年,却一直掌控着整个王朝的军政大权。

若是单纯评价他不作为,他又有深谙帝王之术。无论清流、浊流,严蒿、海瑞,都是朝局上的棋子,在平衡这些棋子之间,又游刃有余,有所作为。

大明朝文官的袍服上织的是禽,武官的袍服上绣的是兽。披上这身官服,你我哪一个不是衣冠禽兽?

记得剧中嘉靖卜了一挂,卦象是乾上乾下,元亨利贞,上上大吉。嘉靖要吕芳解卦,吕芳猜出乾上是嘉靖皇帝,却猜不透乾下是谁。嘉靖明白无误地指出:乾下就是海瑞!

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可能就是冥冥中的重大暗示和转折。

奸臣严嵩权倾朝野,党羽密布,其严党和裕王派明争暗斗,致使国家陷入动荡,民不聊生。

清官海瑞于官场中崛起,不畏强权,敢于挑战腐败的封建朝堂。为国为民,堪称道德楷模,鞠躬尽瘁使人仰慕,却一生不得朝廷重用。

如此,何来上上大吉之象。从钦天监监正周云逸的杖毙开始,几板子打出了明朝官场本质。朝廷开支无度,官府贪墨横行。

每一个人物背后的心酸与无奈,心狠与毒辣,都折射出帝国摇摇欲坠的处境。

行业乱象,更待好剧频出,拨乱反正推陈出新

近年来行业乱象,谈什么美术、摄影,花花绿绿的服装,节日卖剩下的滞销面具,标配的韩式粗眉,俗艳的色调,加厚的滤镜,流水线下来的塑料感,当红流量的抠图演技,千篇一律的剧本。

故事玛丽苏,人物流量化,那些离我们遥远又确实的情感,完全体会不出。抛下了耐心和严谨的态度,将细碎的

情爱放大,深沉的故事遗忘,空留一个历史的外壳。

虽说古装剧不是要考古。但好的古装剧会给观众一种氛围,一种就像真的梦回大明一样,那一瞬间,观众是身临其境的。

服化道的出色,演员的演技是可以让观众仿佛走进了历史中,与里面的人物对话。

今年大爆的《长安十二时辰》,导演曹盾的一句“努力想还原大唐的一天”,重新定义古装剧的精致。为之庆幸的是还有一批人坚守自己的手艺,还有一批观众为好剧打call。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更确切地说,历史中不断反复的人性总是惊人的相似,以小小波澜得以窥见长河,洞见几百年前的权谋争斗。

这是中国影视剧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希望这一笔,如明珠一颗,能够在日后,继续照破山河万朵!

如何评价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里面的严世蕃?

优质回答

在《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中,有些历史人物被编剧刻意美化,比如胡宗宪,比如严嵩。也有一些人物给予了刻意丑化,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严世蕃。要知道严世蕃在历史上被人称作“鬼才”,所谓“鬼才”就是讲此人相当有文化,记忆力超群,可谓是过目不忘,而且善于揣摩圣意,深得嘉靖帝宠爱。

可是为什么在《大明王朝1566》中,他的表现却这么白痴呢?

一、

历史上的严世蕃,有三大特点:

第一特点就是贪得无厌,不仅贪财、贪钱,还贪恋美色,剧中的高拱一开始就讽刺他娶了九房姨太太,这并不是戏说,而是事实。他还发明了“淫筹”,就是用白色稠巾计算那啥次数,府上基本是夜夜笙箫啊。

第二特点就是相貌丑陋,史书记载严世蕃的长相是:

“短项肥体,眇一目。”

脸大脖子粗,典型的矮丑胖挫,还是个独眼龙,但并没有影响到嘉靖帝对他的信赖。

第三个特点就是聪明咯,人称“鬼才”,绝技就是过目不忘,善于写青词。《大明王朝1566》中几次出现写青词,都是严嵩亲自写的,实际上,严嵩后期的青词,基本都是严世蕃代笔。

这个人聪明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

严世蕃借助老爹严嵩的权势,就任工部侍郎后,每次到基层视察。他随便翻翻账本,就能一眼算出工程值多少银子,经办的人贪了多少,工程质量如何?每次下来,刚一开口,底下就跪倒了一片,足可见其本领之强。

业绩做得好,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皇上说你好,所以他的聪明侧重于揣摩圣意上。历史上的嘉靖帝跟剧中一样的德行,喜欢时不时弄两句诗给百官打哑谜。众臣猜不出来时,往往就会求助严世蕃,严世蕃能迅速指出这是出自哪本书,哪一页第几行……

圣意揣摩得好,荣华富贵就跑不掉,老爹严嵩也夸他是:

“小儿识天下大体,可与商。”

二、

在《大明王朝1566》中,严世蕃一改历史上丑矮挫瞎的形象,变成了一个相貌俊朗,浓眉大眼的帅哥。

虽然外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智商貌似直线下降,做事毛躁,件件都做不到嘉靖帝心中,目光短浅,自己一步步把自己作死了。

而引发倒严风波的始发性事件,就是改稻为桑国策的失败,而导致这项国策失败的关键人物不是海瑞,不是裕王他们,也不是严世蕃,更不是嘉靖帝,而是胡宗宪!

严世蕃之所以急着推行改稻为桑,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他跟他老爹要为朝廷负责。裕王他们只会捣乱,巴不得改稻为桑成不了,最好再死点百姓,好拿下严家父子,清流当家。嘉靖帝也不管,他只管严家给弄来多少银子,保证自己的花费,至于死多少百姓,不过是一个数字。

所以,这项政策一开始就是奔着坑百姓来的,榨取百姓稻田的那点利润,层层盘剥,最终补嘉靖帝修仙的那个窟窿。

其实裕王他们的阻拦,根本决定不了大局,真正决定大局的是胡宗宪的态度,因为他的态度,才有了戚继光调走踏苗百姓。正是因为胡宗宪的态度是不支持改稻为桑,严世蕃才会绕过他命令郑泌昌和何茂才毁堤淹田。

本以为逼着胡宗宪以“天灾”的理由上报这次灾难,没曾想他是以“人祸”的理由上报灾难,从而引发了后面一系列后果。

此举彻底惹恼了严世蕃:

“我们父子俩怎么都瞎了眼,派了你这么个人到那么重要的地方,去做封疆大吏。”

三、

胡宗宪其实也委屈,这项国策在他看来是无法执行的,最起码现阶段短时间是难执行的。但他上的延缓推行的奏折,嘉靖帝连看都没看,就给打回来了,这就给严世蕃一个信号,改稻为桑必须无条件执行。

这就是严世蕃为什么这么急躁,为什么不肯听胡宗宪解释,气得要跟他断绝关系的原因所在。

但是严世蕃怼胡宗宪,并不是他一时脑热,易冲动,以及不够聪明的表现,其实剧中的他还是相当聪明的。

后面的郑泌昌和何茂才让沈一石打着织造局牌子买田,这件事被嘉靖帝知道了,勃然大怒。嘉靖帝想法很简单,银子朕要,恶名你们去担,让朕担恶名,你们是找死!

大怒之下,把严嵩和严世蕃父子叫过来大骂一顿,这也是剧中的一段小高潮,尤其是严嵩雨中怼严世蕃的那句话:

“严世藩,我告诉你,大明朝只有一个人可以呼风唤雨,那就是皇上……一部二十一史都只诛灭九族,唯有我大明朝可以诛灭十族……”

而这句话中有一个重点就是,讲严世蕃给严嵩挡不了风,也遮不住雨,但这句话对严世蕃来讲,并不公平!

“您老骂得没错,儿子总是给你招风惹雨,可那些风雨,它淋不着徐阶,更淋不着裕王那些人,这些风雨到头来还是淋在你儿子身上!”

这句话就是揭开严世蕃急躁表现的根本所在,因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退路,只有严世蕃没有退路。

四、

他虽然急躁,但并没有被仇恨和愤怒迷惑了大脑,他虽然对胡宗宪颇有意见,但面对罗龙文和鄢懋卿对打着织造局牌子买田之事的分析:

“一是胡宗宪背后使坏,用意也是为了阻挠改稻为桑,二就是织造局的人自己的干的……”

但严世蕃狠狠地骂了这两个人:

“胡宗宪阻挠改稻为桑就是为了他那点臭名声,左一道疏,右一道本,就是为了告诉天下人这坏事都是我们做的,不是他做的……织造局要是敢这样往皇上脸上泼脏水,何不拿刀把自己抹了。”

所以,严世蕃并不笨,也不是不聪明,还是那句话,他都是啊被逼无奈之下,做出的最优选择,因为他没有退路。

在野跟执政是不同的,现在国家也有很多人站在台下挑毛病,你这里做的不对,那里干的不好,说话的总比做事的容易。裕王他们就是这一类人,他们不做事,或者少做事,眼睛就盯着严党,本身也不用为朝廷负责,国库有没有钱跟他们无关,别少他们俸禄就行。

不管他们怎么挑刺,反正只要耗到裕王即位就行,所以,他们是有退路的!

太监们其实没有退路,但吕芳给自己找了条退路,虽说他跟严嵩关系好,但是已经提前把干儿子冯保扔到裕王那边了,没有后顾之忧。而且他岁数也大了,心思一直放在嘉靖帝这一边的,不至于以后被清算。

而且改稻为桑成与不成,根本就跟太监们关系不大,顶多影响到他们的收入,影响到皇上的收入,可是这两项收入又可以转嫁到其他开支上,再怎么穷,不能穷君父啊!

五、

严世蕃是实际执政者,他一方面要做成事情,给国库带来收入,另一方面还得防着裕王等人的明枪暗箭,还得提防自家阵营不一条心,难!

但即使严世蕃推行的改稻为桑成功了,也不过是把严家的倒台延缓了而已。

胡宗宪也不是不想改稻为桑,而是条件真的不适合,最开始的时候他就问过郑泌昌:

“以官府的名义向米行上的米市借贷一百万担粮食,现在借贷了多少啊?”

郑泌昌:

“很少,都说缺粮。”

胡宗宪:

“从外省调的粮食呢?”

郑泌昌:

“和往年一样,一粒也不愿意多给。”

所以,这项政策一开始就不是发动的全国之力,而是靠地方自己推行,浙江都改了桑田了,粮食去哪里弄?

到时候没有粮食吃,老百姓是不是还得卖掉桑田去买粮食,粮食最终吃完了怎么办?

其实改稻为桑本就不是非执行不可,后来的嘉靖帝不是从盐税上一下子补上来了吗?

严世蕃也不是不聪明,而是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因为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是国库空虚,而国库又为什么空虚呢?

海瑞认为根源是皇帝,所以他要上《治安疏》用性命来怼嘉靖帝;张居正在剧末也给裕王提出了一个理论,他认为是土地兼并严重,后来他执政后推行一条鞭法;而嘉靖帝却认为是严党分了他的钱:

“朕的钱,他们拿200万,分朕100万,还要朕感谢他们!”

却没有一个人去想想,是不是大明朝的制度就出了问题?

所以,从这一点上看,严世蕃确实不聪明!

刀叔观点:被处决的那一天,京城民众们奔走相告,胜似郊游。他缘坏到这个份上,倒也真是难得了。

西门庆的大名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小说中的西门庆是依据古代真实人物虚构出来的。水浒传和金瓶梅中都有出现过西门庆这个人物。从小说中描述的人物背景和所作所为来看,西门庆和明朝奸臣严嵩的儿子严世蕃的形象最为相合。

严世蕃的小名,叫:“庆儿”。严世蕃号“东楼”,“东楼”化作了“西门”。严世蕃贪酷成性、生活糜烂却是跟小说里的西门庆非常相似。

严嵩因为一生忠于自己的妻子,没取小妾,所以子嗣不多,据记载,只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严世蕃。因为是独子,严世蕃从小深受严嵩宠爱,他也一直仗势欺人胡作非为,最后严嵩凄惨的下场也可以说某些程度上是受到了儿子的牵连。

一次,严嵩的义子赵文华从江南回来,送给严世蕃的见面礼就是一顶价值连城的金丝帐,还给严世蕃的二十七个姬妾每人一个珠宝髻。就这些礼物,严世蕃还嫌太少,心里非常不满,可见他的贪婪到了何种程度。

世宗的第三子裕王朱载垕,按例应被立为太子,但世宗对他不是很亲近。因此,严氏父子对他也很冷淡。就连照例每年该给裕王府的岁赐,户部都因为没有严氏父子的命令而一连三年都没给发放。最后,这位未来的皇帝凑了一千五百两银子送给严世蕃,严世蕃欣然接受,才让户部补发了岁赐。

严世蕃每每向人夸耀:“天子的儿子尚且要送给我银子,谁敢不给我送银子?”严世蕃的胆子真是大到了极点。

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十一月,是“一代名奸”严嵩伤心难过的日子。就在这个月,他的儿子严世蕃被人告发,以“通倭谋反”的罪名逮捕下狱。

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八月,严嵩家产被抄,共抄得黄金三万多两,白银二百万两,相当于当时全国一年的财政总收入,此外还有田地上百万亩,房屋六千多间,以及无数的珍稀古玩、名人字画。严嵩出身原本贫寒,这些财产是从哪里来的?当然是他窃权二十年间,父子二人搜刮来的。

所以张居正说,严嵩当国,其实是“商贾在位”。嘉靖朝没有大的权监,但内阁首辅严嵩一手遮天,擅权二十年,根据“贿随权集”的定律,严家吞下的财富量,是半点不让刘瑾、魏忠贤等权阉的。

最后严嵩被削官还乡,严世蕃被斩首,严氏家产被籍没。抄家时,官府调派了十艘大船来运严家囤藏的白银,结果“载以十巨艘,犹弗胜”,大船还有些吃力,这要是叫来十六匹驴子搬运,绝对会活活累死四匹以上。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创精品,全网总曝光15亿次的优质MCN自媒体)

《大明王朝1566》里有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情节?

优质回答

大明王朝每一集,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画面都很经典,都让人印象深刻,杨角风今天单独拎出第二集来,挨个截图给大家分析,为什么给人印象深刻?

浙江淳安关于“改稻为桑”国策的执行情况,从国策制定到现在的真正强硬推行,这中间其实有四个月的时间。

也可以得知,这四个月时间内,杭州知府马宁远也确实做了一些工作,只是最终收效颇微,最终不得不选择了踏苗的方式来强迫老百姓改稻为桑。

那么面对戚继光的突然到来,马宁远一肚子的火没处撒,跑到浙直总督胡宗宪处告状,胡宗宪又是什么态度呢?

一、回杭

有了戚继光这么一闹,马宁远有点恼火了,因为“改稻为桑”的国策是朝廷下达的,一个武官为什么敢来阻止朝廷政策的执行?

从一个侧面也反馈出大明朝文贵武贱的观念,一个三品将军在一个四品知府眼中,却成了莽夫的代表,就差也给戚继光扣一个通倭的罪名了!

其实马宁远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现在的问题已经演化成群体性事件了,此时不放人,老百姓就会跟着去杭州。他想的是安个通倭的罪名一网打尽,其实上面并不一定这样想,上面不这样想,下面的老百姓也不这样想,甚至还想找官府要损失:

画面一转,到了织造局……

太监杨金水跟几个老外在讨论丝绸的事,布政使郑泌昌和按察使何茂才也在跟老外谈着买卖,不过滑稽的表现让人想笑。而且这俩人时不时地就看一眼浙直总督胡宗宪,显然这俩人心中有鬼,这个鬼就是马宁远正在做的事。

此时一个小插曲出现,太监李玄对大美女芸娘动手动脚,谁不知道芸娘是杨金水的人?

从而暗示,李玄跟杨金水的关系不一般,而且他以后跟这个女人还有戏,只不过是死亡的一出戏!

这时候杨金水走到胡宗宪身边,示意他一起去看丝绸,只是被胡宗宪拒绝了。

有必要详细地讲一下这些人的身份,胡宗宪是严党的人,是严嵩提拔的,现在任浙江巡抚、浙直总督、兵部尚书三个职务于一身,军政一把手。郑泌昌和何茂才,一个类似于常务副省长,一个类似于公检法书记,外加前线的杭州市长兼市委书记马宁远。

只有一个杨金水不是严党的人,他代表的是司礼监,是内宫,同样也可以代表嘉靖帝。

杨金水不让胡宗宪离开,从这个时间点上看,很可能就是杨金水刻意把胡宗宪叫过来,以便马宁远执行强行“踏苗”的举动。这个行为跟后来的郑泌昌和何茂才,调后来的杭州知府高翰文去沈一石那,以便对老百姓的粮船开枪,情况类似。

只是胡宗宪表现的非常有底气:

“卖丝绸,不归我拍板!”

从而暗示,丝绸能不能织出来,能不能卖出去,不关我事,我只负责管好我的老百姓。而杨金水更担心的是丝绸能不能从海上运出去,毕竟那时候还有倭寇。

二、卖货

布政使郑泌昌为了能卖出丝绸,也是够拼了,连比划再形容的,连黑人老外都看呆了。

不过实在想不明白,既然是卖到西洋,为什么搞了两个黑人老外过来呢?白人还给当翻译?

不过后来那个黑人老外问胡宗宪,芸娘卖不卖?可以知道,他们其实就是西方正在进行的黑奴交易受害者。作为受害者,他们此时摇身一变,反而成了施害者,也想打起买卖黄色人种的主意,结果被胡宗宪一口给顶了回去。

杨金水通过一顿什么贵人一天要换四件衣服,而且还不被人看出来,需要仔细看才知道换了四件,从花骨朵,到蝴蝶吃花粉,再到纷纷飘零的花瓣,从而也展示出中国丝绸的魅力。

不过这几个西洋老外显然对我们的美女感兴趣,不过想不明白的是白人老外没提买卖女子的事,倒是两个黑人提出来了:

不过还好,这次谈判,一共谈好了五十万匹丝绸,折合成银子就是七百五十万两的生意。有了这些钱,国库的亏空能填上一半多,不过愿望总是美好的,真正落地还有多少,没有人知道。

同时马宁远也到了织造局门口,结果被刚才那个调戏芸娘的李玄拦住了,即使说老百姓要造反了,也不如杨金水看丝绸重要,何其悲哉,简直不把老百姓放在眼里啊。

急得马宁远都给一个太监打包票了,也是够悲催的,岂不知不久后俩人就要同时赴黄泉了……

最后李玄低声对胡宗宪亲兵队长来一句:

“出事可是你的!”

三、抱怨

等胡宗宪跟马宁远到达总督衙门口时,黑压压地老百姓跪倒了一地,每每看到这个场景,杨角风心中一阵寒意……

谭纶站在了衙门口,他的身后有个牌子,上面写着“海不扬波”,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四个字出自明朝梅鼎祚的《玉合记·枯海》:

“吾闻太平之世,海不扬波,安有今日。”

梅鼎祚:

“嘉靖间进士,官给事中,以忤严嵩出知绍兴府……”

由此可见,这个人非严党,而且曾经“忤”严嵩,也就是不顺服,不服从严嵩的意思,从这一点来看,这个总督府,其实并不跟严嵩一条心哦。

是不是这里就暗示胡宗宪此时不属严党?不得而知!

不过这四个字的谜底,是不是有一个“海瑞”的意思?

最终胡宗宪选择了走后门,堂堂的一省大员,竟然为了老百姓走了后门……

结果一进门,杭州知府马宁远就不高兴了,先抱怨了一番:

马宁远专门用了我们一词,表明在场的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不能违反“改稻为桑”的国策!

郑泌昌的话更是把“我们”扩张到了宫里,四个月过去了,朝廷总在催,内阁也在问,杨公公刚谈下来生意,吕公公那还不好交代,秋后一算账,大家都玩儿完。

此时胡宗宪看出来有问题,于是让谭纶外面站着去……

何茂才也添油加醋,把“刁民”的事也扯出来,表面上是抱怨,其实一方面说给谭纶听,一方面说给杨公公听,另一方面也说给胡宗宪听。

四、表态

其实大家主要针对的就是谭纶,毕竟在场的人大家的意志都是一致的,除了杨公公外,都是严嵩的人。

改稻为桑国策也是为了增加收入,弥补严党把持的内阁造成的国库亏空,唯独谭纶是清流派,也就是裕王的人,他的目的就是倒严,倒严就是让浙江的改稻为桑做不成!

所有何茂才越说越激动,就差指着谭纶的鼻子骂了:

他们就是想合伙给谭纶扣个跟朝廷作对的罪名,最好把他弄走,这样他们再做起事来就不用这么瞻前顾后了。如果谭纶不在,估计他们根本等不到四个月后才开始“踏苗”!

而胡宗宪一看谭纶要被“群殴”,把这个责任揽到了自己头上……

同时反击郑泌昌和何茂才,你们光让改,粮食的事落实的怎么样了?

同时也向谭纶表明了态度,我是浙直总督,我做事是有原则的,后来他也多次跟其他人讲过,不管别人怎么说,他都会这样干的。

而且表明态度,自己也是坚决支持国策,不能犯政治错误,同时也告诉其他人,支持归支持,但是没有后勤保障,为了国策,逼反了百姓,最后掉脑袋的是我!

同时也表明了一个基本理论,那就是胡宗宪更接地气,虽然内阁提出的国策没有什么大毛病,只是细节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而且那些清流,为了倒严而倒严,表面上是为了老百姓,其实巴不得浙江起大火。

唯独胡宗宪,我既不为清流服务,也不为严党服务,也不为裕王服务,我服务的是浙江百姓!

不过他说的话也给别人水淹良田留下了口实,也让其他人绕过他做小动作埋下了伏笔……

那么接下来又发生了哪些事呢?胡宗宪又为何陷入了困境呢?老百姓又何去何从?我们下回再讲!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大明王朝,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原创文章,喜欢就关注吧!

《大明王朝1566》这部电视剧看完之后,其中有一个情节应该是在我脑海之中印象最深的,这个情节发生在第五集。这部电视剧叙述节奏不快,到了第五集这部电视剧的男主海瑞还没有出现。基本上还是介绍了整部电视剧的大背景,以及引出了前半个故事的发生背景。电视剧一开始其实就是写到大明王朝国库空虚,严党准备在浙江实行“改稻为桑”的国策。而这个时候又恰恰在浙江发生了水灾,时任杭州知府马宁远带着淳安知县常伯熙和建德知县张知良准备掘开新安江九县堤坝的闸门,但是这个举动遭到了胡宗宪以及民众的反对与反抗。最后被迫在淳安县和建德县分洪,这样子淳安和建德就遭受了重灾。

因为怕事情闹大,所以严世蕃把杭州知府淳安建德两县的知县都被拉出来顶了罪。虽然毁堤淹田的事情众所周知,但是嘉靖帝却意外没有看到有人反映这件事情。而毁堤淹田这件事情,确有重大到足以改变朝廷的整个局势。后面将要发生的事情,就是我印象最深的那件事。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去到裕王府商议毁堤淹田后续的事情。第一件事就是内阁廷议浙江大水以及改稻为桑的打算,内阁决议让丝绸大户去买百姓的田,百姓卖田的钱可以帮助他们度过这一年,这也就是以改兼赈。第二个事情就是胡宗宪要去找户部借粮。这个时候裕王就问张居正能否给胡宗宪调粮。张居正献出了一非常残忍的计谋,那就是把淳安建德两县的百姓逼得造反,这样子逼迫嘉靖帝彻查严党,从而实现倒严的目的。显然裕王有些动心,但是依旧没有下定决心。看得出来,裕王身边其他人也基本上认可了这个方法。这个时候闫妮主演的李妃就出面劝解了,他直陈大明朝不是严家的大明朝,更不是严党底下那些贪官豪强的大明朝,严党鱼肉百姓,裕王是皇储,却不能意气用事。还有刚诞下的世子都是将来的皇帝,是大明朝所有百姓的君父,没有君父看着子民受难却袖手旁观的,胡宗宪尚且知道爱护自己任地的百姓,裕王和忠臣们,更不应该熟视无睹。这一席话让裕王以及这些清流们马上重新审视了这个问题。当时我看到这个情节,第一感觉就是两县百姓的生命,在谋政者看来,简直犹如草芥,蝼蚁一般。且不说贪官和清官,好官和坏官的区别,它们都能够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真正能够设身处地为老百姓思考的人,最后却是一个女流之辈。

为什么大部分人看不懂《大明王朝1566》?

优质回答

1566塑造了一个正直的海瑞,不是个愣头青 ,一心为国为民。 历史上的海瑞谁也不了解,张导只是拍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海瑞。

《大明王朝1566》很难看懂吗?

优质回答

不难看懂,只要跟着我杨角风一起来解读大明王朝1566,就能理解了:

附上最新的一期解读:

御前财政会议,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把去年的烂账报了,一个是把今年的财政开支定了。

在此期间同时严党和清流又展开了一番明争暗斗的较量,终于嘉靖帝坐不住了……

(因为引用原文太多对话,对文章权重有影响,后面的截图图片将通过文字处理,增加部分对话。)

一、幕后的嘉靖帝(一):

财政会议一开始,嘉靖帝是一直没有露面的,不仅不露面,连眼睛都不带睁一下的,我们看严世藩跟清流的较量。

直到听说户部不肯签字时,终于睁开了眼,开始默默地听着,因为以徐阶为首的清流一派不肯签字,严世藩故作聪明地给他们扣帽子:

“你们户部到底要干什么?”

吕芳听了一愣,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他们不会同舟共济的,严阁老只是烤火,暗中叫好。高拱不愧是老江湖,巧妙地躲过这次攻击,同时又狠狠地反击一下,站到了道德制高点:

“户部,是大明的户部,不是我们的户部!”

高拱感觉还不过瘾,再加上一句:

“而不是什么你的吏部,工部!”

听到这几个人一直在扯皮,整个会议陷入了无休止的人身攻击当中,严阁老继续烤火,司礼监的太监们都不耐烦地左晃右晃……

嘉靖帝显然是听烦了,起身上了次厕所,当听到高拱说户部这个差事干不了了,显然是生气了,重重地关上了马桶盖。

这一摔,善于揣摩圣意的严阁老立马明白嘉靖帝是不耐烦了,马上制止了严世藩的攻击,要求回到正题上去。

二、幕后的嘉靖帝(二):

面对严嵩的呵斥,严世藩娇羞地喊了一声爹,严阁老立马制止他:

这下子,嘉靖帝高兴了,轻轻地关上了厕所门。

随后严嵩一看大家都不吵了,转过来关切的问高拱有什么困难,没等说完,吕芳马上再次强调会议纪律,不要东扯西扯,议事就是议事,别动不动就提罢官。

再然后就是详细的对账了,司礼监不停地打圆场,不管说什么,他都说是有这么回事,随后告诉大家这笔钱都是宫里花了:

这个账算的,只字不提借船的租金,而且这个船能还回来吗?我看够呛,因为随后严世藩还说海上运输木料,大船都翻了好几艘……暗示,这十艘船是还不了了……

只是这句话深得嘉靖帝心,一看有人买账了,嘉靖帝迫不及待地敲响了铜罄,这个红算是批了。

随后就是工部的亏空,这个工部的亏空主要在宫里修宫殿上,只是超支这么多,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但是嘉靖帝并不考虑这些问题,他考虑的是谁给这笔账买单?

这里插入一段许多集后的剧情,嘉靖帝面对胡宗宪进京时,曾经对吕芳讲过,东南不能没胡宗宪,而收成这里国库拿七成,严嵩拿三成,他也是认的,再多一成,他也能忍,再多了,就得除掉严嵩了。

这里专门提到浙江的新安江修河堤花了多少钱,这是重点要记下来,后来嘉靖帝见胡宗宪的时候,就专门提到了花了这么多钱怎么还是决堤了?由此可见,嘉靖帝一直在默默听着报账,而且全记下来了。

三、幕前的嘉靖帝(一):

随着清流的不断进攻,严世藩有点招架不住,一个劲地把花钱的事往嘉靖帝头上推:

最后吕芳又出来打了圆场,建议让户部签字……

……后面这段上一期讲过了,前面的是上一期漏掉的,现在转到嘉靖帝出场……

因为张居正算账算得非常清楚,每一笔花销都是正当的,只是严世藩还是揪住给不给皇上修宫殿的事不放。严世藩根本就没明白嘉靖帝到底想要什么,他想的不过是自己这边钱不要少便可,其他的,并不怎么在乎。

前面烂账报了,反正朕一句话都没说,以后出了问题,拿你们试问!

等严世藩拿周云逸的后台攻击清流,清流拿生活作风问题攻击严世藩,嘉靖帝实在坐不住了,该出来透透气了……

为什么嘉靖帝明知道严世藩等人是什么货色,仍然要重用他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这首诗里面,不管长江水清,还是黄河水浊,只要能灌溉,都是好水。有点类似于白猫黑猫理论,先不说这个理论到底正确与否,最起码在统治者看来,能抓来老鼠的,自然就是好猫,至于通过什么手段来抓,这我管不着。

四、幕前的嘉靖帝(二):

嘉靖帝还是一下子就抓到了重点,由此可见,他根本就不关心银子够不够的事,他更关心的是谁在捣乱,谁在挑战自己的权威:

嘉靖帝一出马,等于骂了吕芳和严嵩,你们这俩废物,还得等朕出马收拾烂摊子,来,严嵩,你说到底谁是奸臣?

严嵩心里骂死严世藩了,这个笨蛋儿子,招惹谁不好,把这位爷招惹出来了,我该怎么回答?

面对嘉靖帝的逼问,严嵩还是怂了,不敢继续发难:

嘉靖帝要的是钱,只要清流们能签字他就能走完流程,至于打击清流的事,那是你们严党要干的事,跟朕无关!

这个严嵩的回答,滴水不漏,账都走的明账,这话也就说给清流们听听,嘉靖帝一百个不信,因为后面他自己都说过严嵩拿三,国库拿七。

回头再教育一番严世藩,没事多像你爹学学,别没事逮到人咬着不放。可惜不知天高地厚地严世藩还拿张居正跟周云逸说的话如出一辙来抨击清流,嘉靖帝不耐烦了……

等于是严世藩这个笨蛋,逼着嘉靖帝给周云逸恢复名分:

五、幕前的嘉靖帝(三):关于冯保打死周云逸的事,我们前面几期详细分析过,这就是帝王之术,反正朕没叫打死他,都是你们这些太监擅自揣摩的。

揣摩错了,杀了你;揣摩对了,你干了,那是朕圣明;揣摩对了,你干了,事后朕反悔了,那是你愚蠢!

严世藩一看自己的攻击武器没了,一下子也怂了,马上要回家消除自己的污点,让第九房姨太太回娘家。

前面说了好多遍,嘉靖帝的重点根本不在这里,只要能给朕弄来钱,你就算娶十八房姨太太,朕也不管,总之一句话,你们都是忠臣,都给朕捞钱去!

大家都成了忠臣,谁是奸臣呢?

冯保啊!

这个锅最后得司礼监的人背了,刚才一群人还恨冯保恨得刚刚的几个太监,都露出了兔死狐悲的神情……

只是吕芳是何许高人,做脏活,自然得脏着来,明着把冯保干了,事后嘉靖帝又后悔了,他怎么办?

吕芳才不傻呢,面对嘉靖帝的提问,明知道是冯保掌的刑,也只能装糊涂:

回头,吕芳就把冯保的东厂提督撤了,弄到裕王府当了皇孙的大伴,也算是埋了一颗冷种子。

所有的事都安排妥当了,现在该说说怎么给朕弄钱了吧?

增加国库银两,就两个方法,开源节流,节流是没希望了,张居正还在滔滔不绝地讲花钱的法呢,还是严阁老厉害,提出了一个“改稻为桑”的国策,嘉靖帝竟然同意了。

岂不知,这一千多万两到底有多少能进国库?

那么这个“改稻为桑”的国策,为什么裕王等人都反对呢?嘉靖帝为什么又同意推行呢?严嵩等人心里到底打的什么算盘?我们下期再讲!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大明王朝,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原创文章,喜欢就关注吧!

难懂吗?

这部剧,对不太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并不难懂,跟着剧情走就是了,难懂一点的,也就是嘉靖皇帝没事要让内阁大臣们写“青词”,还表扬严嵩青词写得好,并多次出现这个情节。青词是什么,暗喻了什么,可能有点不懂。

其它情节,跟着剧情走,没有太晦涩的情节,相互间利益纠缠,交待的都很清楚,没什么难懂的。对于对历史不太喜欢的人,剧中一大群演技高超的老戏骨精彩的演技,也足以吸引粉丝捧场了。只是剧中人物,可能为大家最熟知的,只有李时珍了。哈哈……

反而,对于明史有些了解,却知之不深的人,可是真的会觉得有些难懂。所有出场人物,几乎都是大名鼎鼎。除了嘉靖皇帝外,严嵩、严世藩父子,徐阶、高拱、张居正三界首辅齐聚一堂,司礼监吕芳等一干太监斗法,冯保给小万历当大伴。胡宗宪、戚继光抗倭,救灾引发贪腐案。还有杨金水是否真有其人等等。再加上一个不知轻重的海瑞,后面左右过一段历史的裕王妃……这里面,皇权、内阁、裕王、司礼监几方缠斗,场面如此宏大,每个场景,每个人物,每个事件,每句台词都睁大了眼去看,去体会其中的机锋,去查查明史。这么看,当然难懂啦!

不多写了,自己去看剧吧!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大明王朝1566剧情介绍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