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文 赏花那件事
赏花,花在四个季节中的风姿各异,形态万千,各有各的特点。却都夺人眼球,让人恋恋不舍。
春天,是海棠花开放的季节。素有“花中神仙”美称的海棠,披着一身美丽的华服,伴着淡淡幽香,随着春风的拂过,稚嫩的花瓣飘起,幽香萦绕在空中,沁人心脾,花瓣与蝶儿翩翩起舞,犹如一个小女孩,烂漫天真,脸颊上淡哪雹淡的粉色,十分俏皮可爱。
夏天,是莲花开放的季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本身带着清香,虽在淤泥中,却依然圣洁、高雅,仿佛是一仙子降临于世,不食人间烟火,不敢亵渎。碧绿的荷叶衬托着粉红的花瓣,一滴晶莹的水珠渐渐滑落,显现出莲花的婀娜多姿。
秋天,是菊花开放的季节。四君子之一的菊花,含有着吉耐蔽祥、优雅的意思。菊花的花瓣不似其它花的花瓣,宽大而饱满,而是细细的弯曲的一丝丝的,但这一丝丝花瓣却始终聚拢在一起,包裹着花心,象征着团结。花朵微微低垂,好似在害羞,透露出少女的情怀昌缓州。
冬天,是腊梅开放的季节。腊梅高风亮节的品质让人不禁佩服。严寒之中,花朵们因寒冷都早早躲了起来,唯有腊梅,独自开放,它香气浓而清,艳而不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一首王安石的《梅花》,将腊梅的特点全部描绘出。腊梅不畏艰难的品质着实让人难忘。
赏花,其实不主要是为了单纯的看,而是透过花朵的特性以及多方面的观察,找出花朵们的高尚的品质,像葶苈的勇气、凤尾的热情、郁金香的华丽、孔雀草的爽朗、鸢尾花的优美、罗勒的协助,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所以简单的一件事中,可能蕴含着我们还未察觉的道理与意义,所以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二、赏花之乐作文500左右
庆祖国六十华诞,贺中秋佳节团圆。浪漫的玫瑰,可爱清香的桂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都在这万人欢庆的十月竞相开放,为中国献上最美的祝福。
十月的天气,已是有丝丝的凉意。可眼前的景色却让我目瞪口呆。只见,一排火红的鸡冠花傲然挺立着,显得格外挺拔。走过鸡冠花,便闻到一股淡雅的清香,沁人心脾。
抬头一望,无数美丽的菊花组成“祖国生日快乐”的大字,为祖国献上一份美丽的祝福!
绕过菊花台,我闻到了一股更为浓郁的花香,那香是那么迷人,那么醉人。我迫不及待地闻香而去。一切都被我抛之而去。终于,我到了我的心之所向。啊!是“十里飘香”的桂花!它果然名不虚传,花虽小,香味甚浓,让人陶醉其间!桂花旁的一个小湖里,静静地躺着几朵粉红的睡莲展开了她的清秀的笑容,如文人墨客一般。我不禁遐想:如果月光洒在这些莲花上,它们不就披上了一层银灰吗?岂不是比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更加美丽了吗
转过身,看见一个大花坛里还有着各种花朵:婀娜多姿的牡丹炫耀着它倾城倾国的姿色;浪漫多情的玫瑰依旧深红,依旧那么深厚。我走过小桥流水,穿过幽静的竹林,一个转弯,我发现一丛丛的野花。红的,绿的,白的……给人一种不知名的感动。它们没有被修剪过却是最美的。它们就像为祖国献身的无名英雄令世人敬佩!
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让十·一充满快乐的色彩,让中华大地,沁在花香中,度过自己最幸福的生日!
赏花是以花之美,叩开心扉。色、形、姿、香构成赏花的标准。f$sh, 百拇医药
一年养花,几日赏花。养、赏相比较,历来有“乐趣就在养花过程中”之说。清人张潮云:“养花可邀蝶,垒石可邀云,栽松可邀风,种蕉可邀鱼,植柳可邀蝉。”家庭养花虽不及户外之蔚为大观,然案头花韵,也可引来心头之“蝶云风鱼蝉”。f$sh, 百拇医药
花,首赏其色。桃红、菊黄,万年青四季长绿。花中更多还是一花多色。如四季海棠,有大红、粉红和纯白等色,花色纯洁,光泽透亮。有“七变花”之称的五色梅,花初开时为黄色或粉红色,继而渐变为橘黄或橘红,最后变成红色,开花有先后之序,颜色相应各不雷同,花期几乎全年不断,赏花时间也连续不停。f$sh, 百拇医药
花,二赏其形。“瓜子小叶亦清雅,满树又开米状花”的米兰,形态优美的仙客来,“纤纤细枝叶、片片如翠云”的文竹,小巧玲珑、形态别致的生石花,均以形传情,乐人醉心。还有那形奇的山影,酷似郁郁葱葱起伏层叠的山峦,配接一些红、黄、白,颜色鲜艳的小仙人球,恰似“花果山”的美境。f$sh, 百拇医药
花,三赏其姿。婀娜的水仙,妩媚的吊兰,“牡丹茶”的敦实朴素,“通片草”的开张繁茂,“麻叶蝶翅”的翩翩起舞之姿,可把家居装点得分外妖娆。
花,四赏其香。浓香袭人的夜丁香、夜来香,花香沁人,“一花香十里”的木香和腊梅,清香绝尘的玉兰、茉莉,浓郁四溢的桂花、康乃馨,还有那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使人精神振奋。玫瑰花香气纯,优雅芳馥,令人久闻不厌。
三、跟着名家学写作——植物篇《紫藤萝瀑布》
一、原文
《紫藤萝瀑布》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二、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介绍
紫藤萝瀑布是当代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思人,由花的由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三、方法学习
文章的开头作者写道: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这是写人的动作,所以这篇文章的第一段可以单独成段,用人的动作开头。人的动作当然我们不仅限于只用: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我们可不可以有其他的动作呢?比如就拿我家养的月季花来举个例子。
可以这样写:
我不由的尖叫起来,我们家养的月季花开花了。
当然你还可以这样写:
偶然间瞥见了阳台上的月季花,是什么时候它绽出了新叶,在新叶中间有一个黄豆粒大小的花蕾。
我为什么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呢?当然是被什么吸引,我是被什么吸引呢?被从未开得这样盛的紫藤萝花所吸引。很自然的这一部分内容,作者就开始描摹紫藤萝花。
如果去研究几篇这种写植物的散文,我们会发现所有写植物的文章的主体部分都是描绘植物的外状。只是有的作者是从整体到局部,比如说我们今天的《紫藤萝瀑布》作者描绘就是从花瀑到花穗、花朵啊,从整体到局部这样的一个方法来组织语言的。这样的描写当然能够让人感觉条理清晰,层次感强。
而有的作者则会选择写不同时间植物呈现出来的外貌是怎么样的。比如说日本的作家圆地文子的《银杏》就是这样来组织外貌的部分。这个在后续我们继续分析《银杏》时候,会详细地来讲。
还有的作家他会选择去写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植物呈现植物的外貌,比如说日本的作家德富芦花写的《栗》。这个在后续的文章里边,我们也会详细的去介绍。
回到我们今天的紫藤萝瀑布,作者在第二自然段开始对紫藤萝瀑布,对紫藤萝花的外貌进行描摹,先从总体上她说从没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整体看上去是开得非常的盛,“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这里面作者用了一个比喻说盛开的藤萝就像一条从空中垂下来的瀑布一般,而且是紫色的瀑布。
紧接着作者又用了第两个比喻,作者说:“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荧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说藤萝花像大条幅,也好像瀑布也好,从空中垂下的这个藤萝它们呀有比较浅淡的部分,这个浅淡的部分啊,就像就像是啊迸溅的水花一般,着一种动态的美。
什么叫做总写?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孩子们每年春季秋季都会由学校组织出去春游秋游,那春游秋游到了目的地的时候,老师往往会组织同学们我们来拍一张集体照。这个总写你就可以把它理解为是拍集体照,这里的紫藤萝瀑布也一样,我们是先给它拍了一张集体照,总体看上去它们像瀑布,像大条幅。
光拍集体照还不行呀,在孩子们活动的过程中,老师总会去拍一些特写,比如说给一个孩子拍或者是三五个孩子在一起,给他们来拍一些特写。
我们接下来的这个叫做分写,其实就可以把它理解为是针对某一个孩子或某几个孩子的一个特写照片。第三段中作者开始写花朵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作者开始写一串花朵是什么样的?
第四段中作者又紧接着开始写一穗花是什么样的啊?一穗花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啊,很自然的颜色就上浅下深。”接着又作者又写到了“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船。”唉!这时候它具体到每一朵了。
花这么漂亮,我凑上去想摘一朵,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们看在整个上边的这前七段呢,其实作者一直在写赏花的部分,对吧?花如何,如何好看,像大条幅像瀑布,像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啊,作者用了很多的比喻,甚至还有拟人。
由“我”眼前的花想到了过去的花,那下面一部分呢,其实作者进入到了一个忆花这样一个部分。但是从上一部分到下一部分的衔接,作者做得非常非常得巧妙。“我凑上去想摘一朵。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衔接,这部分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我一直给孩子们举一个例子就是。如果我们把写作文比作是盖房子啊,我们要垒墙,我们知道我们的墙是由一块一块的砖头组成的,你可以把砖头理解为是我们文章的一部分,一部分,一部分的内容砖头垒上去之后,如果中间不加水泥的话,那就像我们搭的积木很容易一推就倒掉了,所以为了让这个房子的结构更稳固,我们中间会加水泥,我们写文章也是一样,部分和部分的内容之间一定要去做好衔接,否则你部分和部分内容之间就好比没有加水泥的砖头,你的文章的结构是不稳固的,是不严丝合缝的。
有眼前的花,作者很自然的回忆起了过去长在家门外的那一大株紫藤萝,不过呢,那个花和今天眼前的这朵花比,那是差得远了啊,过去的花长的花朵从来都是稀落的,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而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作者因为欣赏了眼前开得特别盛的藤萝,又回忆了过去家门外那株依旁枯槐爬的很高的花朵,从来都是稀落的藤萝有所感悟,紧接着这篇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啊,是作者悟朵。
由花的生命想到了人的生命,由花的生命由衰转盛,想到了生命长河是无止境的。体悟到了,正是我们这样一个个生命的个体组成了无止境的生命的长河。作者感悟了这些,“在这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其实,这里跟文章的开头相呼应。
这篇文章我们在给小朋友进行分析的时候呢,其实结构线索这一块。这边我要稍微对结构线索进行一点点的介绍,我们这里边所称呼的结构线索呢,其实你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为是一种写作思路。小朋友们写作文的时候遇到的难处,主要是这两点,第一个就是他不知道该写什么,第二个就是当他选择了啊,我知道我该写什么了,比如说我选择一种植物,但是我不知道我应该写月季花的什么。
那我们把这些名家名作拿出来,对它的结构进行解构的时候,我们其实脑袋里边就获得了一个嗯文章的一个基本的结构,这里边我们就称它为是一个结构线索,或者是我们获得了一个写作的思路,我们就知道啊,假设说我们去写一种某种植物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人的动作开头,然后呢,主体部分是我可以去描写植物的外貌,用今天我们学到的方法就是可以从植物的总体到局部去写植物的外貌。
这篇文章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析这篇文章的结构,第一个就是单纯地从人的动作开头,然后呢,从总体到局部这样一个方法去写植物的外貌,这是比较简单的,低年级的小朋友。高年级的小朋友,其实我们可以去给他说,我们文章的另外一条线索就是作者从赏花,当然赏花,这部分是如何赏的就是体现了一个从总体到局部这样的一个写法,到忆花,回忆过去见过的家门外的紫藤萝瀑布,再到悟花啊,从花的生命里边,感悟到了一些我自己生命的一些独特体验。
最后文章再在呼应开头对吧,从“我不由地停下了脚步”,到“我在这片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呼应开头。
有了这个名家名作的结构,再有名家名作的语言,那么孩子们在想要去写某一种植物的时候,他脑袋里面就有了一个结构化的东西。
今天的名家名作呢,我带着一起大家欣赏了作家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大家赶快去家里的阳台上或者是小区的绿化带里面找到一个写作对象,对它进行细致地观察啊,先怎么样来着拍集体照,然后再拍特写,然后赶快回到家中拿出你的纸和笔,把你刚才观察到的内容,用我们今天解析这篇文章的方法写出你自己精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