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腊八就是小年(过了腊八就快小年了,你家乡的小年有什么风俗习惯?)

网友提问:

过了腊八就快小年了,你家乡的小年有什么风俗习惯?

优质回答:

霜天晓角 腊八粥

凌窗飞羽,老树梅花踞。玉罩白头香续,风传远、闲庭聚。

五黍。红枣辅。杂粮腊八煮。小火温开千滚,好味道、同赞语。

其他网友回答

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回天宫述职的日子,他的主要职责是,替上天祥查人间每家每户所行善恶之事。二十三百姓家中所贴灶王画象取下烧掉,是送灶王上天。为了让灶王替本户向玉帝多说些好话,户主就买些糖瓜祭奠,并在烧画象前用糖在灶王象的嘴上抹一抹,如今看来有行贿受贿之嫌。

其他网友回答

农历腊月二十四,也就是就是我们潮汕人常说的小年,也称祭灶节。下面来了解潮汕的小年习俗?

腊月二十四,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又被称为过小年。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

潮汕人对“灶”尤其重视,做灶必须请先生看时择日选方位,潮汕老式灶是由红砖砌成的上宽下窄的四方形灶台,寓意在于天圆地方,天地交泰,家道和晏!潮汕灶台俗称之为“灶山头”,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灶用于生火煮饭,是一家人生存的保障,是一个家庭自立的标志。中国文化中的“另立山头”,也是“另起炉灶”之意。而且平时忌在灶上烹煮或烘烤“秽物”, 忌在厨房里骂人、吵嘴、打架,忌重放和磕碰锅、盆、碗、筷等。小年在全国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我们潮汕人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有潮汕俗语说“廿四神上天”,指的就是小年。

潮汕民俗:“廿四神上天”,是时,各家各户提前祭灶“送神”,供品荤素皆宜,但必备糖品,比如“糯米糍”(俗称“落汤钱”、“胶罗钱”等甜品)。据说灶君吃了糖品,便会在玉帝面前甜言蜜语。人们深知,灶神“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

由于家家户户都有挂心灶神向玉皇大帝诉说家中过错的忧虑,因此有的乡村住户,祭灶神时还用酒糟涂灶门,谓之“醉司令”。灶神醉了,当然不敢在玉帝面前乱说话。但人们还是希望灶神能向上苍说好话,造福家门,故在灶上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潮汕祭灶神的食俗除了吃“糯米糍”之外,还有甜棵、南糖、糖糕等,这些糖食都是祭灶不可或缺的食品。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到灶房,祀拜时,先烧三炷清香,然后跪下,口里念念有词,祈求司命公上天多说家门的好话,多降福到家门,在新的一年里能一切顺心、平安健康。烧香完毕,就让司命公携带这些礼品上天。

过年大扫除是潮汕地区的另一习俗。送司命公上天后,各家各户就要清理室内卫生,进行大扫除,用竹叶、或榕叶、或甘蔗尾、或长扫把、或红花仙草,对家中天花板、墙壁角落进行清扫。把家里的蛛丝、灰尘清理干净,把家具都清洁一遍,这一民俗寓意把一年来的晦气都清出去,迎接新春的到来。

小年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在民间,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咱们过完“小年”迎“大年”,在此祝各位新的一年心想事成。

其他网友回答

小年,有些人家腊月二十三过,有些人家腊月二十四过。

为什么呢?

一是讲究不同,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同。

二是,就算是在同一个村子里住着,也有过二十三的,也有过二十四的。

这又是为什么呢?听老人说,老百姓都过腊月二十三,只有有了品级,或者,虽然是没有品级,但却被封了名号,如某某公、某某夫人等等,才能过二十四,否则,命里镇不住。当然,这都是老话,也不适合现在的社会了。

过小年,主要就是吃饺子,敬灶王爷,自古就有灶王爷吃了家里的饺子之后,上天向玉帝汇报自己这一年来的工作,以及下界人们的生活境况。所以,为了让灶王爷上天以后说好话,别胡说话,给家里带来灾难,家家都要包饺子,让灶王爷吃好、吃饱了再上路,故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说。

过了小年,就正式进入过年的状态了,年味也就越来越浓了,打扫卫生,准备年货,当然,孩子的新衣服和压岁钱也是少不了的。

我们国家的老百姓都是注重传统文化习俗的,这些习俗流传下去,就是一种民族的特色文化,值得传承,俗话说得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留言,或者关注,共同学习探讨,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这里过小年时,主要是打扫卫生,准备年货,接祖人并用供品祭着,算是接祖先回家过年了。小年晚上还要接灶神爷过年,那过要烧黄纸,点香,灶台上还要点一盏灯。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过了腊八就快小年了你家乡的小年有什么风俗习惯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