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件黄巢起义,黄巢是哪里人,发生在什么朝代?
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至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由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祸延大唐半壁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黄巢(835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世人对黄巢一生功过的评价?
黄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他的一生功过评价存在不同观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价:
1. 好评:黄巢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他带领农民起义军反抗唐朝政府的统治,对于当时社会的不公和压迫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的起义激励了更多的人民参与到反抗运动中,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 批评:一些人认为黄巢的起义虽然表面上是为了反抗压迫,但实际上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破坏和混乱。他的起义军在占领城市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抢劫和屠杀,对于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黄巢的起义也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他的失败导致了更多的动乱和战乱。
3. 中立:也有一些人认为黄巢的起义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他代表了当时农民阶级的利益和诉求。虽然他的起义最终失败了,但他的存在和行动对于中国历史的演进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黄巢也是一个有追求和勇气的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黄巢的一生功过评价存在争议,不同的观点主要取决于对他起义的目的和影响的看法。无论如何,黄巢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存在和行动都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如何评价黄巢起义
《旧唐书》记载:黄巢率领全军围陈州近一年,数百巨碓,同时开工,成为供应军粮的人肉作坊,流水作业,日夜不辍。将活生生的大批乡民、俘虏,并称之为“捣磨寨”。陈州四周的老百姓被吃光了,就“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等数十州,咸被其毒。” 据不完全的最保守统计,这一年里,黄巢的“起义军”至少吃掉了三十万老百姓。 黄巢拉起的队伍,在行军作战中病死、饿死、战死的总数至少在一百万人以上。黄巢起义虽是农民起义,但这种恶行已经失去了农民起义本身的意义,如果比喻成暴乱实际上更为形像一些。黄巢不得民心的行为是得不到民众的支持的,所以失败也是必然的。虽然也加速唐王朝的灭亡,但中国历史从此又进入一个更加纷乱、连连战火的五代十国时代。受苦受难的最终还是索然无辜百姓。所以黄巢起义并不值得推崇,更不值得宣扬。
关于唐末皇帝电影黄巢起义的
《黄巢之乱》
电影讲述了乾符五年至中和四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黄巢起义,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避实攻虚,走遍今天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等省广大地区,动摇了唐朝的统治。但由于长期流动作战,没有稳定的后方,缺乏经济上的保障和群众基础,故而很难持久下去,使起义军最后失败。
评价一下黄巢起义对历史的影响
积极影响
1、一场比较成功和伟大的农民起义运动。
2、建立了一个看起来体制完整的农民起义政权。
3、沉重地打击了唐王朝的统治,表现了农民战争对封建社会的改造作用。
4、削弱了藩镇割据势力,打破了原来中央与藩镇之间、藩镇相互之间的均势。
5、建立了革命政权,猛烈地冲击了封建制度。
6、标志着农民战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给后世的农民斗争以重大的影响。
局限性
1、暴露了中国古代农民阶级的巨大的局限性。
2、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起义根据地。
3、没有从事过经济、文教建设,只进行过军队的建设和粮草的征收。
4、没有进行进攻敌人这个的主要任务,放任封建统治者在四川地区恢复力量。
5、缺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革命纲领。
6、革命计划起义过程中,起义军的观念狭隘,嗜好滥杀无辜和攻克长安之后的不思进取和留恋富贵。
5、起义军内部的争斗。
黄巢起义为何会失败
1、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建立稳固的“革命”根据地。黄巢的起义军始终是流动作战,在占领了新的地区后,就把原有的地区放弃了,黄巢从来没有建立一个真正的农民起义根据地。
2、黄巢对消灭旧政权的认识不足,没有乘胜追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农民起义军攻占了长安,停止了对唐朝政府的军事追击,使逃到四川成都的唐僖宗有了得以喘息的机会,唐朝政府纠结各地的反动势力反扑起义军,导致起义失败。
3、黄巢起义军放弃了江淮经济重地,失去了财力支持。当时的江南地区是全国的经济中心。粮食财物通过大运河北上供给北方,起义军放弃了江淮,那里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输到成都,于是唐僖宗又有了卷土重来的资本。
4、重大战略失误。黄巢起义军攻长期围陈州,造成农民军伤亡惨重,而唐朝政府利用黄巢起义军围攻陈州的时候,拼凑大量的部队,准备大反攻。
5、黄巢用人不当。黄巢的很多手下在作战期间背叛了他,这也是黄巢起义失败的原因。
黄巢起义的原因
1、原因:唐末人民生活的困苦,唐代后期,江南的社会经济虽有某些发展,但从皇帝到各级官吏,对人民的压榨“惟思竭泽,不虑无鱼”。僖宗时翰林学士刘允章指出当时国有“九破”,民有“八苦”,人民无法生活,只有起来反抗地主阶级及其政府。
2、意义:标志农民起义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义军在斗争中注意分化敌人,避实就虚,运用流动战术,在前后十年间,经过十二个省,行程两万余里。这是农民战争史上的一个创举。
3、唐末农民战争基本上瓦解了唐政府的腐朽统治,打击了大地主庄田经济,扫荡了门阀残余,使残存
黄巢起义在那一年
从大中十三年,也就是公元859年,裘甫浙东起义开始,到中和四年,也就是公元884年,黄巢起义失败结束,历经25年,席卷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江苏、福建、两广、两湖、陕西等12省,沉重地打击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世族门阀势力和唐未藩镇势力,唐朝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